优良家风永传承,争做时代新青年

初一 议论文 1210字
2023-05-14 20:43:05

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题记

古时曾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決決华夏五千载,“家国天下”已融入每个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形成人们固有的思想理念。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大至国家之强盛,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是以和谐家庭为基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造就了这千万家庭组成华夏大国的力量之源,我认为,是家风。

遥望峥嵘岁月,千载悠悠随风去,曾记得,大宋名将岳飞出征前为表报国鸿愿,请母亲为自己背后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示忠心,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天负英豪,岳飞终遭奸臣猜忌,于临安大理寺与其子岳云慷慨赴死。他们是英雄之家,为国效忠至死无怨,是忠臣之楷模,后世仁人志士创千秋伟绩的榜样。岳飞一家对国如此忠心赤胆,立志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从而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家风是传承,家庭即社会。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涵,从古至今,源远流传。遥望古时,有孟母三迁教子苦学,终成大器;诸葛亮文书育儿,“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国奉献一生,无怨无悔;子路披米侍亲,陆绩怀橘赠母,王祥卧冰求鲤,黄香寒冬温席,皆为古时孝贤之人。近看历史,梁启超教子淳淳,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先进思想将九个子女培育成栋梁之材;曾国藩百忙之中信教儿女,纵使位高权重,但须戒奢戒傲,以此教育子孙后代,造就其后人卓越的成就。着眼现在,香港巨富李嘉诚为教育年幼儿子,在两个儿子尚不满十五岁时送他们去美国独立生活,勤工俭学,取得学位回国后又送去加拿大打拼,学到一身真本领,回国后闯下一番自己的事业。他们是现代父母的典范,良好家风的树立者。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我们生在红旗下,长于盛世中,我们不仅承担着振兴中华的鸿图伟业,同时也肩付着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责任,守护民族精神之瑰宝。小至家人,大至国家,家风兴盛了家庭,从而方能影响国家之兴衰。身体力行,向榜样学习,从小树立家风家训意识,才能使我们形成传承优良家风的优良传统,并教育子孙后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在这一辈辈平凡的家庭传承中发场光大。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看今朝,九天揽月,一代代青年人前赴后继,为建设富强祖国砥砺前行,不忘初心,笃行致远,为国奉献自己的力量,为家增添又一份光荣。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必须从自身作起,志存高远,默默守护这份无声之宝,以"己不正焉能正人"的理念不断改善自我,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以德治家,用清白干净的品性充盈家风、熏陶家人、默化家庭。

家风,渗透进了华夏民族的骨子里,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成为新征程上国家进行的领航者,扬我华夏之神韵,赠我民族之幸福。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思路清晰,取材丰富,文笔优美。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