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则得民心,容则王天下

初一 议论文 836字
2023-04-17 16:24:55

岁月流逝,几回寒暑,历史长河浩荡间,多少英雄往事流逝。“往事越千年”,齐桓公被先成为春秋霸主的事迹,却不因为历史长河的冲刷而褪去色彩。今日有幸参加这次读书会,我愿意与大家一起探讨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

春秋战乱,周氏衰微,诸侯并起,逐鹿中原,齐国在齐襄公统治时陷入了那段,却在齐桓公的统治下日渐强盛,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群雄并起的烽烟中,齐桓公可以傲视天下,靠的是何德何能?靠的是昔日管仲一箭射中他的衣服,时装是逃脱吗?靠之人善任,从善如流,信任鲍叔牙,东郭牙等人,还是靠不计前嫌重用曾刺杀他的管仲?我想这些都有,因为宽则得民心,容则王天下。甘于忍耐,他果断装死得以活命,从善如流,他得鲍叔、隰朋等人的辅佐。然而春秋乱世,李崩越坏,仅凭此两种美德,还不足以成其春秋霸业,齐桓公得管仲倾力相助,其实主要是因为齐桓公恪守忠恕之道。所谓“宽宏大量,何所不容”,这种宽以待人的精神早已在他的生命中浸润数十年,为了在乱世中求生,公子小白隐忍装死,为了太平天下,齐桓公将宽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得民心,终换来春秋首霸的美名。

“人君当神器之重”,一国之君是万民敬仰之人,若非有宽容为生命底色,谁愿为霸主的人生添上光彩?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因宽容在心,方得天下人以归心。

在历史长河中慢速我们可以看到任人唯贤之人,皆是宽容待人之人。“将相和”成千古佳话,“七擒孟获”从此平定南蛮,“以人为镜”留历史美名。公子小白宽容接纳观众,展现在他眼前的就是未来称霸的坦途,慕名而来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国家的力量也因此得以继续。

国事如此,人事亦然。“六尺巷”中“让他三尺又何妨?”的退让,“绝缨之夜”里楚庄王对无礼臣属的饶恕,康德所言“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释然,“一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脚跟上。”的宽恕,可以在青史留名的都是深谙忠恕之道的君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处世待人,都应有此宽广胸怀和博大胸襟。

“尾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宽容者,才是成大事之人。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饱满。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