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不务多,务行其知

初一 议论文 1054字
2023-03-05 16:24:39

列宁一语道破当代“想法成瘾者”的一大病症:“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闪而过的智慧火花总能让人欢欣雀跃,然而激动过后脑海却依然空空如初。如果说触电般的想法是一缕掠过脑海、稍纵即逝的曙光,那么唯有抓住这束光,借用这束光,去实践,去打磨,去沉淀,我们才能真正达成如辉光般璀璨的人生。

放眼当下,互联网上不乏诸多年轻人分享的奇思妙想,每个人的备忘录里也不缺少远大的理想目标,但在不学不践的虚浮怠惰中,却只能纷纷沦于尘封;一如赵括纸上谈兵式的空想,人们往往将想法付诸笑谈,鲜有人能踏实行动以见成效。尤其是在当今崇尚按部就班的安稳的社会环境下,实践一个新观点、新理念,很难不面对家庭与社会的质疑与不解;而将过于宏大的想法付诸实际,不但难以开始,还需付出大量可能变成沉没成本的时间和心力。因而,畏惧长途尽头的遥不可及,不愿面对途中的风风雨雨,让“不敢去做、不知如何入手”成为了横亘在当代人想法与行动之间难以跨越的沟壑。

然诚如《荀子》中所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只有用切实的行动去落实空幻的想法,才可让那一点智慧的火花,成为熊熊的燎原之焰。是啊,若是万户不敢将飞天之梦付诸行动,又怎能成为流传千古的东方传奇?若是胡适没有将“文艺改良”的卓识落于现实,又怎有除旧立新的当代文学?若是张瑞敏没有勤恳务实地将亏损小厂做大做强,又怎能见证“中国制造”破茧成蝶的飞跃?这些璀璨的人生轨迹告诉着我们,真正决定生命高度的,并非灵光一现之智慧的多少,而是在想法与行动的鸿沟面前,步伐的坚定与否。

而跨过这道鸿沟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勇气遵从内心的呼喊,为自己的想法放手一搏;在于是否有耐心建立明确的计划,赋予毫无头绪的想法以清晰的可行度。“我的梦想值得我本人去争取,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昨天的冷淡抄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应让智慧的曙光平白流走,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碌碌无为;我们应当勇于以行动去检验想法,用实践去完善想法,不惧未知的坎坷,不怕路途漫长,把想法转化为一点一滴的行动和焚膏继晷的坚持。唯有如此,才不会耽于他人目光的重量,才不会因长时间的投入而患得患失、迷茫无措。当我们架起知行合一的桥梁,我们才能悠然行至梦想的彼方。

叔本华曾感慨:“只是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的智慧,犹如重瓣玫瑰,其色赏心悦目,凋谢了却没有种子。”沉溺于重瓣玫瑰芬芳美艳的假象,结局只能是承担一次次灵感凋谢后的一无所有。智不务多,务行其知。在想法与实践的鸿沟前,我们不妨挥洒生命内里之酒筹,让自己的想法落地成形,为自己的生命史册添上经久不散的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