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之养

初一 议论文 880字
2023-02-10 19:11:43

灵感这东西是一个精灵,是需要去养的。

阅读对他来说是一种极好的滋养。他的胃口很好,尤喜名家名篇,且需要你去细嚼慢咽,才能把他养活。他常会反刍,吞进去的东西,在某个时间吐出来之后再慢慢咀嚼、回味,为自身提供养分的。

他还喜欢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写的文字。这样的文字能把他激活。通常他们碰撞之后,总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豁口打开。有时一个词儿,一句话就可以把他喂得饱饱的,就像花苞,鼓荡起蓬勃的激情,只待春风一吹,就完美绽放。

自己的得意之作,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在回味中,莫名的欣悦感潜滋暗长,灵感的触角就会像藤蔓上的牵牛花一样,在阳光下吹响奋进的号角。

除了文字,这个小精灵还需要思想的滋润。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清晨半梦半醒的时候,他便蠢蠢欲动。这时,你把他装入心中,他就慢慢地苏醒、活跃起来,不断刺激你沉睡着,甚至麻痹的神经,使你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当他那可爱的小脑袋冒出来的时候,你紧紧地抱住他,用整个心灵、情感去温暖他。你心中一直念着他,你忘了你是谁,忘了你在干什么,甚至会出现失魂落魄的现象。这时,他便活跃起来,把你的整个身躯当成舞台。他操控着你,指引着你,让你纵情歌唱,开怀大笑,或是黯然神伤、痛哭流涕。当你充分享受这种感觉时,便会像饱饮了玫瑰酒一般醉醺醺的。如果此时你开始用思想的灵泉去哺育他,他会慢慢涨起来,越涨越大,就像发酵的米糕一样,晶莹剔透,散发着香甜的气息,有着勾人的魅力。否则的话,他会像小雪花一样,在你的掌心眨一下美丽的眼睛,就倏忽而逝了。

有时,当灵感完全匍匐在地上无法飞翔时,打开收藏夹看看曾经让你怦然心动的文章,把它贴到你的资料库中,反复读、想,这是一种急救式的激活法。当你在某个点上找到突破口之后,一鼓作气,让这个点无限地向更深处漫溯,直至璀璨成漫天的火花。

另外,保持着随时随地记录的习惯,看电视的时候,阅读的时候,行走的时候,听书的时候,习惯性地把触动心灵的词句快速地记录在备忘录里,经常翻看,也是让灵感蓬勃有生机的妙法。读着,想着,记着,灵感便不知不觉被我们养得珠圆玉润了。

总之,灵感是个神奇的精灵,是需要用全部的爱来滋养的。

教师点评:作者这篇《灵感之养》让读者明明白白看到了“创新”二字。标题这“灵感之养”便勾起了读者的兴趣。开头又开门见山,给灵感这一虚无缥缈的,难以定义的一个抽象化的东西一个具象化的定义,并将获取灵感变成了更贴近生活的“养育”过程,这一系列操作让后文对灵感的生动描写都有了“承托”,并点明文章中心——灵感是需要养的,这些都让读者不禁好奇——灵感这个小精灵究竟该怎么样养?而接下来作者对“灵感之养”的介绍,就会对读者产生的疑惑逐一解决。“养灵感”需要保持阅读,需要思想的滋润,还需要随时记录的习惯......每一个方法下又划分了许多小细节,阅读下来真是让人不禁对作者对于灵感的了解之深肃然起敬。而如果只是介绍该怎么养灵感,那这篇文章只能算是不错,甚至容易显得枯燥无趣。但是作者却能够另辟蹊径,赋予灵感“小精灵”的可爱身份,将如何获取灵感描述成“养”灵感,一下便让整篇文章变得活泼有趣,可读性十足。最后作者这篇文章的产出更是证明了这些方法的行之有效,就是因为作者运用着这些方法仔细’养护”着灵感这只“小精灵”,才能够写出如此有趣生动的科普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