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

初一 议论文 947字
2023-02-01 22:04:32

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久弥心,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在于传统家风传承上的源远流长。家风正是一个家的规矩,千百年来,优良家风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代代流传,记录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家风典故和家训名言。

孟母教子,流芳千古。“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典故在我国成为千古传颂,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她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导,对孟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淡泊名志,宁静致远。“非淡泊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最有名的两句话。他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立志,这便是家风中的智慧;教子做人,忧国忧民。“但使乡闾称善士,布衣未必愧公卿”是陆游《示元礼》对儿子的告诫,他教育儿子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好人。

我们家也有家风,其中有一点就是“和顺”,“家和万事兴”,我们家正是如此。一个和睦的家庭,才会兴旺发达。但是一个家庭中避免不了小小的摩擦,但出现摩擦后,一家人都会冷静下来进行沟通,这样总能很好的化解摩擦,我很喜欢家里人其乐融融的感觉。

“勤俭节约”也是我们家的家风。爷爷有个习惯,他从不吃面。每次当我们一家吃着面时,我的母亲都会单独热一碗饭给爷爷。当时的我十分不解,后来爸爸告诉我,爷爷儿时正值饥荒年代,填饱肚子成了每个孩子最朴素的执念。爷爷的长辈总是把当时最美味的食物分给孩子们,自己碗里却是空空如也。所以每当爷爷看到面时,眼里都会泛起泪光。我们家里的人受爷爷的影响,从来都“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

家风需要传承,传承好的家风既是家庭和睦的奠基石,又是国家走向辉煌的奠基石。历史上有许多传承优良家风的先辈们,萧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对子女要求严格,进行革命教育,他常常告诫家人要坚持生活上低标准,学习上高标准。要像劳动人民的孩子一样朴实,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在潜移默化中,家风实现了传承。在萧华的影响下,他的儿女都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百年风云激荡,砥砺奋进征程。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年要传承优良的家风,争做一名优秀的时代新人, 坚定理想信念、有本领担当、具备完善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我们坚守初心,砥砺奋斗,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有条理性,语言流畅,立意独到。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