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一桌”与“治天下”

初一 议论文 854字
2023-01-27 21:44:05

杂乱无章,随处可见没盖上的笔、没合上的书、没完成的作业——这,就是我的书桌画像。

寒假的某一天,我发现我的桌子已经放不下任何多余的书本,桌面如同精巧的多米诺骨牌一般,一点轻微的扰动整个桌面上的书就会轰然倒塌。我默然地盯着桌面,茫然无措,过了一会,我才意识到我应该要整理书桌了。

然而,面对这精妙的桌面结构,我却如同狼吃刺猬一般无从下手。课本、作业、考卷交织在一起,草稿纸、作业纸、卫生纸穿梭其中。对原来桌面“体制”进行修修补补是没有用的,只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拯救我的桌面。于是,我把桌面上的书本全部搬起来放到地上,然后将桌面上杂七杂八的玩意如黑笔、橡皮、草稿纸等先分类,再一一各归原处。离开了书本的遮羞,桌面的本体一览无余。我倒吸一口气,羞愧地发现原本白净的桌面,竟到处都是橡皮屑、头发,还有不知名的颗粒物体。我赶紧跑到阳台浸湿了一块抹布,将桌面来来回回擦洗干净。然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地上的书本,我先按照课本、练习册、考卷三大类进行分类,然后再按照科目细致归类……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对桌面的“改革”大功告成,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干净整洁的新课桌。看着自己捣鼓良久的战果,我长吁一口气,坐在桌边上,拿起水杯使劲地往有些干渴的喉咙里灌水。突然,我悲哀地意识到一个事实,如果我不去改变生活习惯的话,用不了多久这里又是老样子,一切又会重演,陷入一个死循环。

物品凌乱却不爱整理,究其本质,这是一种身心上的惰性。而整理生活空间正是对这种惰性的反抗。再者,中国自古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任个人物品杂乱无章,人的思考、行事又如何井然有序?整理空间,也是在收拾自己的心境,养成有条有理的处事思维。

同时,井然有序的物品天生就对人有着一种吸引力,因为其中蕴含着美。长期生活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人会更易收获一种由外而内的安宁,正所谓“明窗净,有坐卧之安”。

几尺见方的书桌,是我放眼看世界的场所;课桌整洁与否,是透视一个人德性的窗口。整理物理空间,开拓精神空间,把小小的整理当作有益的劳动和修行,或许你能发现“治一桌”与“治天下”的微妙的关系。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取材独特,文字很有风格,有自己的思考。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文章结构尤其严密,这也让文章的论述在清晰有序的文字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