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喧嚣,书房静悄,孓然临窗习书,一番滋味在心头,或许没有热爱书法的体验,也就没的说那种旷然的心性。油然而生的一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之妙,山林似乎近在我的身畔,山泉淙淙淙淙,或许蜿蜒曲折,流水潺潺声声慢。
若深居其,迎晨光,望檐雨里,抚丝竹而坐阁,有“林下幽露作餐”之感,亦属凄罢……轻拨曲,如纹水清波,而又如高山流水,流山细谷,也罢也罢,与墨雨相映。墨泪淅淅,青峦树影,黑白相映,生生不息。是如使瓷般,自其丽罢?而亦为传佳话。
墨汁从外公手上的瓶中轻轻流出,不稠,不黏,不涩,墨得彻底,很不显眼,却又无法隐匿。藏于剑鞘却又露于剑锋,似他,那个曾经挽救过大明的人,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奇人,那个纵穿古今的墨——于谦,当年正是因为他的隐与锋,才让大明得以延续,他承大统,护京师,拥代宗使得土木堡之变下的大明,仍能坚守,他的一生,在我看来分为两段,分别对应墨的两段,隐于王震,锋于土木。
墨品不仅名贵,它们也寄托着制墨人的爱恨情仇,同样见证了年岁的变迁。墨锭上,既绘有袅娜侍女,亦有龙飞凤舞,奇花异草,更有那仿制的秦朝铜权,东汉松塔,南唐麝香月,清朝地球墨;近代抗战胜利墨,港澳回归墨……似乎它们,每个都是一段历史,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似乎历史就这样在你面前奔流而过,多少新人故土,多少悲欢离合,都蕴藏在那墨锭清幽的芳香里。
水像心境,通过墨被表达出来,水像格调,水墨无处不映出水之格律的粼粼波动,水与墨未融合前,皆是单调乏味之物,唯有融合,才能赋予生命与格调。我转念一想,水如心境,墨如生命。只有用心融入,才变为多姿生活。如果没有用心相融,水只是一成不变之水,墨只是一成不变之墨,生活也僵硬机械!
教师点评:文章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结构尤其严密,这也让文章的论述在清晰有序的文字中展开。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文章辞藻华丽,如果能融入更多感情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