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大数据为之精心定制的信息茧房中,只听见优美的回音,不闻万物的共鸣。这样的现象警示我们——要勇于打破信息茧房,追求多样一性的统一与人格的独立并存。
勇于破茧,是走出单调的舒适,迎接广阔的世界。我们追求不同之“和”,就要打开视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昔日,满清政府作茧自缚、故步自封,不愿打破自己编织的温暖茧房,结果眼界狭小落后时代而走向灭亡。反观其后的中国共产党,吸取马克思主义以及苏联经验,勇于突破中国的封建体制从而建立了新中国。再看个人,袁隆平院士突破当时的学术之茧,不囿于权威定论的茧房,而追求未知的浩瀚,才培育出杂交水稻。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出现,织上了经典力学茧房的最后一线,当所有人都以为物理学被穷尽的时候,普朗克、玻尔等人看见了茧房外的宇宙,破茧而筑量子力学。君子和而不同,破茧以求“和”,是多样性统一的“和”,是差异共存的“和”,是思想自由的“和”,是对世俗固见、封闭观念的超越。
勇于破茧,是追求不被束缚的思想,塑造不被定义的人格。信息茧房孕育出一个共性:偏见,这是视野狭窄的必然结果。每个人都困于茧房之中,只到看自己想看的,听到自己想听的,宛如回音壁一样不断地重复那些悦耳的声音,这是单调循环、缺乏意义的“同”,我们要突破茧房,才能寻找真实的自我。君子之志,不囿于一隅,寄情于天地瀚海之识,不恃才傲物,敬畏于世事。君可见,大学生村官们、支教老师们,他们打破了“为业而学”的思想之茧,他们为国而学,为人生而学。他们击碎了偏见,也为乡村带来了思想与活力,活出了精彩。突破信息的茧房,迎接全新的前景,是与世俗的不同,也是与大道的“和”。
须弥浩翰,星火燎原。茧房之外是宇宙,吾辈当破茧成蝶,翔于天际。困于茧房中的青年们,我们既要保持开放自由,追求不同之“和”,多读书、学习,聆听万物的声音;也要做有独立思想的苇草,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以君子之姿,破茧成蝶,助力辉煌时代,塑造耀眼的自我。
如果你是雄鹰,不要忘记山巅与山谷皆有风景;如果你是阳光,记得让殿堂与草屋一同辉煌;如果你是露水,鲜花与杂草都值得培养。与世间万物的“和”,便是对世俗封闭的超越,我们打破“信息茧房”,走向“和”,走近“不同”,便是君子之道。
教师点评:文章语言生动。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文章讲我们要走出舒适圈,不要被束缚了思想,要用于破茧打破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