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得到好,失去不成眠。苟得又患失,何如不曾得?苟失又想得,岂不挑花眠?!得失一时耳,赤心证流年。嗨!别在乎得失!
别在乎得失,有得亦有失。南朝后主陈叔宝,得国于父兄,得酒肉于生民,得欢愉于歌女。然而须臾之间,国灭人亡,顿失一切。陈叔宝如此,南唐后主李煜、周幽王何尝不是得了欢愉享乐,最后亡国?!又如陈涉起于草莽,呼啸间号令数万,得“陈王”之位置。然而,人呼之诨名,则高举屠刀,令人身首异处。得了王侯地位,失了人性真情。有的亦有失,自来如此。
别在乎得失,有失亦有得。春秋乱世,越王勾践因一时之错导失国。勾践失去的是国家,同样失去的是国民对他的容忍,朝野对他的信任,乃至他昔日为君称王的傲气。心有所期,卧薪尝胆十年,方有灭吴报仇,复国而得意。十年前,菜农韩红刚萝卜积压,无路出售。韩红刚干脆让市民免费拔萝卜,却遭不良人哄抢。萝卜被抢走,菠菜被践踏,连晾晒的成捆辣椒也保不住。菜地一片狼藉,韩红刚却一心能静,说:“吃亏是福,没有人永远吃亏。”此事得媒体报道,“萝卜哥”一举出名,销售通道瞬间通畅,积压蔬菜短期卖空。有失亦有得,变易难言。
得失多一时,此心复谁知?患得患失,无有片刻安宁;求得避失,谁云最初丹心?不如放下得失之心,淡然应世。所为,则为愿为;所为,亦为应为。陈祥榕,直面敌军慨然赴战场,岂是为成为“戍边英雄”?于敏,隐姓埋名研究氢弹,岂是为获得“共和国勋章”?全国道德模范、青年标兵王亮,纵身入水救人,岂是为了获得“一等功臣”称号?真诚做事,实在做人。胜败不挂怀,得失不萦心。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欧阳修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得失,亦在人事选择。生命迈着激昂的脚步前行,被世界听见。脚步的激昂,来自一步一个脚印踏下时的坚定与沉稳。被世界听见,只是客观的结果,并非主观的意向。蜜蜂采蜜,发自天性,而成醇美佳肴;老牛耕作,出乎责任,而成良田万顷;蜡烛燃烧,本于使命,而成光明一片。本心所在,“虽千万人吾住矣”。无关得失!何谈得失?!
别在乎得失,做一个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