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中有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诚如所言,居于井底的蛙难以想象天空之高远,生于夏天的虫不可感受冬日之严寒。我们应当勇于突破自我的局限,不做井底之蛙,不当语冰之虫,走出舒适区,才可抵达开阔的人生境界。
黑格尔曾有言:“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没有出头之日。“囿于自己的小天地而不知吐故纳新的人,不会知道外面壮美的江河山川,星辰大海。清王朝腐朽没落,闭关锁国,虽说在西方的洋枪大炮的猛攻下打开了大门,但其仍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自大观念,将列强称之为“蛮夷”,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最终在辛亥革命的洗礼下走向灭亡。”为有源头活水来”,倘若只是一味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哪怕是湖水,在经不断索取也终有干涸的一天,唯有勇于突破自我的局限,接纳新观点,新思路,走出去看看,才能让自己的见识不断更新,到达开阔的境界。
做了茧的蚕,无法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守在井底的蛙,难以了解宇宙的浩瀚,唯有不断探索,寻求真理,才能让自己的知识储量更加丰富,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丰沛。伽利略由比萨斜塔大教堂吊灯摆动的现象,深究得“摆的等时性”;乔布斯管理苹果公司采用“颠覆式创新”,使得苹果品牌走向世界;故宫博物院不拘泥于开发旅游产业,创造性开设了淘宝文创店……纵观中外,突破自我的局限从而获得新观念,抵达新境界之事数不胜数,要是没有突破性思维,他们又怎能看到浩远的蓝天?
《吕氏春秋》中有言:“东西望者不见西墙,南乡望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只知道面朝一方者永远无法窥向他方,只着眼于一点的人,永远不可能看见“庐山真面目”。电影《一代宗师》中曾提及习武之人的三个阶段一一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努力突破自我局限,并不意味着轻而易举就能一步登天,它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习,在失败受挫后依旧迎难而上。循序渐进,不尚空谈,才是突破自我,改正自我,超越自我的最佳方法。唯其如此,我们才可在群山之间屹立于顶峰,看天边云卷云舒,既见自己,又见天地,还见众生。
都说:“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可倘若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没有开阔的眼界格局,又如何有资本去外面闯荡?破限不只是行动,更是心动,抵达开阔之境的彼岸,不仅要动力,更要毅力。“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我们应当心怀大志,开阔眼界,不做笼中鸟,不为池中物,以学识为桨,以积累为帆,以方法为航道,与局限的风浪搏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