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是放下烦忧,放下劳绩,闲来中庭信步,倦看云卷云舒;清欢是粗茶淡饭,清泉酿酒,享受家常温情,憧憬平实未来;清欢是对月独酌,且陶且乐,倚坐一脉青山,聆听一缕禅意。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唐·冯贽《云仙杂记·少延清欢》:“陶渊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杂投之,曰:‘少湮清欢数日。’”太守送来美酒,陶渊明会搬来舂高粱米的水自行勾兑。在诗人心中,一壶酒,便是清欢之味,雅淡之思。陶潜闲静少言,淡泊名利;喜爱读书,不求甚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地忘记吃饭。他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晖,禽鸟相伴归巢,鸣声啁啾,给幽静之境增添了一份盎然生机。诗人清闲饮酒,欢喜享受田园生活。
清欢是一种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途经泗州时与刘倩叔同游南山,早春清晨,细雨斜织,微风带寒,“乌台诗案”被贬调任,丝毫没有影响诗人游玩清欢的雅兴。雨脚渐收,烟云氤氲,疏柳妩媚,尽沐春晖,“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命运,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注定了漂泊。仕途起落,宦海沉浮,辗转惠州、儋州;孤独蚕食着每一夜思想的心,但是苏轼以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寻找生活的清欢。“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优煎。”别人不能忍受那样的穷苦,苏轼食芋饮水,著书为乐。
清欢是一种高雅洒脱的人生志趣。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写到:“我不去想身后是否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如此隽永的诗句堪破了高雅洒脱的人生志趣。世事如同一场春梦,人情薄似秋云。词人朱敦儒历经人生风雨,读懂人情冷暖。不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以高雅洒脱的志趣赏花填词,饮酒品茗,放下一切,重新将自己融入生命的清湖,“好把深杯添绿酒,休拈明镜照苍颜。浮生难得是清欢。”
林语堂在《人生不过如此》中写道:“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是啊,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我们应该摒弃功利主义,放下名利计较,抛弃攀今比昔,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