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是青史留名

初一 议论文 855字
2022-10-04 15:07:33

他着一身白衣,傲然矗立于江边,浪打湿了他的衣脚,纵是青史留名,毅然不悔,他也终究落满了遗憾。

五五相逢,遇见了《离骚》,也遇见了屈原。不得不说,他的确值得千古传颂,也值得青史留名。他是拥有赤子之心的汩罗英雄,是他使内外交困的楚国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他始终为他的国家倾尽才智,是他虽屡遭疏远流放,被贬官职,却始终初心不改,矢治不渝。

他学识渊博,举贤授能,却惨遭诬陷,丢官离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他深入民间,对这个社会的本质深感不满,对于君王的疏远暗自伤神,对楚国的日益衰败深受煎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看清了那些贵族的虚伪面孔,看清了他们的昏庸与腐朽思想的作派,看清了奸人排斥闲人的小人行径,也看清了这个社会的种种行为和残酷。

"日月忍其不淹兮,春与秋其待序。"他看着时间的流逝惆怅,却再也等不到他的君王召见,"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他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他对他的国家满腔炽热,只可惜这个国家却负了他的一片痴情。

看《思美人》时,其实内心是有所触动的。他在动荡时期爱上了女奴莫愁,那个聪慧的女子知他的痛,感他的悲。人生莫过于知己难寻,他找到了和他相知的人,却因为时代的阻隔而不能相依相守,门第之别,宫廷之战,家国情愁,这些沼泽和枷锁,让他纵是爱的深沉,也未冲破命运的束缚。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当他得知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汩罗江,以身殉国,他用《离骚》抒发了他的报国情,他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嘲讽与揭露,他在用另一种无言的方式反抗与斗争,他是"香草美人",一身清白正义。中国千年之浪漫,始于《楚辞》,也始于他对国家的殷切期盼。"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他正道而行,爱国心切。他是世人中心爱国的楷模,更是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纵是青史留名,千古楚水载忠魂,酒煮黄祭圣人。天问离骚情几度,一怀悲壮尽丹心。后来,我们品味的不仅是粽子的清香,还有那淡淡的忧愁与悠远的诗意。纵是青史留名,他悲戚的也只是他的国,终是成了遗憾。

教师点评:一个“纵是”,看似是让文章拥有了几分“先扬后抑”的意图,让作者的评述多了些许“客观全面”的表现,但实际上,它让作者对屈原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更为多样、深切和真挚——崇敬、仰慕、惋惜、遗憾之情深藏于字里行间,积蓄于句段之中,最终于广泛的引用、深入的论述、细致的梳理、丰富的例证中得以迸发与升华。文章展现了作者丰厚的积累和探究的态度,也带领着我们结合屈原的作品与历史背景、时局境况等等而对这位历史人物更多了了解。情感深沉,认识深入,手法多样,语言凝练,令人读时动容,读后深思,文章不失为一篇表现出众的“人物述评式”议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