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里的是故事

初一 议论文 750字
2022-07-28 17:44:02

缝住匆匆流走的时光,留住静静伫立的你。

——题记

午后,阴暗小屋的一角,一个尘封已久的纸箱被人冷不丁地抱了出来。霎时,烟尘翻涌,在金色的辉光下似散落的星辰,为它的启封做最后的仪式——里面的东西对于某个人而言珍重而难以忘怀。

纸箱里放着的是叠得整整齐齐的小孩的衣物——袖套、围嘴、布衫、棉裤……林林总总竟有几十件之多,这背后倾注了一位老人对后辈一针一线的心血,岁月也难以度量它的价值。

这个老人就是我的姥姥。她年轻时是一位汴绣厂的女工,打毛线、绣刺绣、做衣服、缝被子……种种针线活对她来说不在话下,家里所有人的衣服几乎都出自她手。日子也就在这缝缝补补中渐渐流走,一个新生命悄然来临。

全家人都难以按捺内心的喜悦,她也不例外。她默默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对新生命的祝福与期待。从最初的尿布,到幼儿园时的袖套、布衫儿,再到小学校服的改长改短;从三伏天的夏凉被,到三九天的棉裤,姥姥的衣裤鞋袜伴随着我挑剔的童年,我常常因为衣服的花色、哪里多了一道装饰而向姥姥撇嘴,而姥姥总是耐心地听完我的抱怨,在缝纫机前吱吱呀呀地踩上一个下午,换来一个孩子的笑靥如花。

慢慢的,我长大了,姥姥的衣物也淡出了我的视野。直到前年的冬天,当我每每打开杯子喝到的都是刺骨的冷水时,杯套和姥姥两个词映入我的脑海。不久,一个浅棕色的毛线杯套便放在了我的面前,与之而来的还有母亲的一句:“你姥姥年纪大啦,做这个可废了她不少功夫呢。”一个画面冥冥之中落在了我的眼前——一位老人戴着断了腿的老花镜,在昏黄的灯光下费力地回忆并操作着种种复杂的技法。千千万万的疑问,都化成了内心的愧疚和感动。

是啊,时光就像毛衣针,记忆就像毛衣针上的毛线,开始时历历分明、清晰可见,在缠缠绕绕、交错纵横中渐渐难以觅清踪迹,甚至变得若有若无。可当一整件毛衣织完,抽出多余的针线,便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恰到好处。每一处交织都必不可少,紧紧联为一个整体,温暖着我们的每一寸肌肤,庇护着我们所有关于爱的美好体验。

追光不忘掌灯人,物件里的故事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