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杨雄曰:“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如今,这句话给无数追求理想的青年带来了启示。是的,只有备修养之弓,制思想之矢,以义为靶,才能勇达理想之地。
勇达理想之地,需要我们备修养之弓。东坡曾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取决于他读过的书,遇见的人。正如“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南开大学叶嘉莹教授,她白日讲诗夜讲词,与诸生共在诗词的世界里徜徉。98岁的她精神饱满,犹如水中之莲,不甚优雅。而谁能想到这样的才女曾遭受了生活无数的磨折。她遭受醉酒后的丈夫的数次家暴,带着淤青给学生们上课;她曾一度放弃生的希望,想打开煤气自杀,却仍勇敢地走了出来,过上了新的生活。“鞠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诗词培养了叶嘉莹的“弱女之德”,给予了她一颗善良的心,更给了她在绝望境地时能向前走的精神力量。是对学问的刻苦钻研、对修养的培养,让她开启了理想的大门。我们更要由内而外地提升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备修养之弓,勇达理想之地。
勇达理想之地,需要我们制思想之矢。有修养作弓,却无思想为矢,再有力量也是枉然。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接受正确的领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显现了他作为亚圣的高尚情操。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正是他坚守共产主义,坚持自己远大理想的体现。如今,网红之风兴起,不少人争相做网红“赚大钱”,却失掉了自己的思想,成了不折不扣的木偶人。《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人,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定立场,制思想之矢,勇达理想之地。
勇达理想之地,还需要我们以义为靶,找到努力的方向。诗人塞涅卡说:“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该驶去哪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不会是顺风。”找到靶子,是我们通往理想之地的必经过程。人以“义”为靶,才为历史所铭记。那是对人民之“义”,是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毛泽东“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那是对国家之“义”,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拳拳之心,是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精忠报国。让我们以“义”为靶,达到理想。
“我一直相信,越过了泥泞,孤勇终会和奇迹相拥。”愿我们皆能备好良弓良矢,找到靶子,勇达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