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理想是石,铺就奋斗征程;理想是路,开启幸福生活;理想是光,照亮复兴之路。”我曾为用43年时间5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夏伯渝爷爷感到惊叹不已,明白了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意义;也曾为烈士先辈们“狱中绣红旗”的故事而备受感动,开始了解那段艰难的岁月;曾为疫情艰难时期医护人员的光荣事迹深受震撼,对“逆行者”一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今天,我终于又盼来了“开学第一课”,听它讲述着一个个时代的故事。
今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描绘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李大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陈望道,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狱中为孩子写下“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的蓝蒂裕;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坚信“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的拉齐尼一家;从“让干沙滩变成了绿油油的金沙滩”,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到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飞行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奋进者群像,这些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烈士澎湃之孙女彭洁与我们分享了父亲彭士禄从“小孤儿”成长为“大科学家”的故事。彭士禄是中国第 -任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然而这位核动力领域的大科学家,却有一个颠沛流离的童年。在彭士禄3岁时,他的母亲蔡素屏不幸被捕、英勇就义……1929年,彭湃在上海被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高唱《国际歌》慷慨赴死。那一年,成了孤儿的彭土禄年仅4岁。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斩草除根”,贫苦百姓们冒着杀头的危险,保护着这位烈士留下的根苗。从那时起,他过起了姓百家姓,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生活。彭士禄曾自谦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这两件事,每一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在为百姓谋福祉、为民族谋复兴。从核潜艇到核电站,彭士禄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因此他也被称为是中国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从烈士的遗孤到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他默默走完了为祖国“深潜”的一生。一辈子太短,短到他只为祖国做成了两件事;一辈子又太长,长到他把生命熔铸进新中国核事业基座上的磐石。
此刻,他或许是一朵翻腾的浪花,正同他最爱的核潜艇一起深潜,一路远航!那闪耀的印记,已汇入历史的长河,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滚滚向前,澎湃不息!
我们深知,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当年那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捐身躯照汗青的视死如归的精神,离不开成立新中国后那些为国做贡献的优秀人士,也离不开如今时刻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每一个平凡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