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罗马军队中,士兵分面包的自律,成就了双方的公平;在古代中国,孔融让梨的自律,在形成家庭分配规则的前提下,让每位家庭成员得到公平对待。由此可知,自律,是维护公平的基础。
自律,是遵守规则的前提。体育竞赛时,只有运动员克己自律,遵守规则,不用兴奋剂、不抢跑,裁判员廉洁自律,遵守职业道德,才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游戏竞赛时,唯有玩家不开挂,严守规则,才能实现竞技公平;在高考考场上,唯有考生诚信考试,拒绝舞弊,才能创造公平的考试环境,确保高考公平公正的底线。如果没有自律,规则就形同虚设,那么,公平公正也就无从谈起。
规则,是社会实现公平的保障。但“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规则是人制定的,也要靠人来执行,若制定规则或执行规则的人未能严于律己,此时,规则就会成为某些人牟利的途径。君不见,有些官员手握权力,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巧立名目贪污、挪用公款,让自己“先富”起来;有的人利用法律的漏洞,突破道德底线来获取更大收益;有的人在人情面前忘记了对规则的尊重,为他人利益而折腰…种种不遵守规则的行为,都在伤害社会的公平正义。
只有严格遵守规则,不钻规则的空子,这样才能让规则真正成为实现公平公正的保障。现任甘肃省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的张学丽,深知做一名新时代法官所肩负的责任。凭着对法治信仰的坚守和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凭着对法官职业的尊崇,她严于律己,坚守规则,时刻不放松廉政自律这根弦。她办案件时,从不与人情、关系、金钱沾边,合法合情合理地解决纠纷,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彰显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由此观之,自律,是遵守规则的前提,规则是实现公平的保障。对我们每个人而言,自律意识十分重要,唯有严以律己遵守规则,才能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作为高中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培养自律的品质。如果我们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不够自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则,那么高考结束,我们拿着手中不理想的成绩单时,也就毫无资格去评判高考制度的不公平。
自律,是维护公平的基础,因为公平这个“大厦”不是别人赋子的,而是自己创造的。我们每个人只有严格自律,遵守规章制度,才能创造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们也才能在公平的世界书写人生的精彩、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