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永传千古的真理

初一 议论文 626字
2022-04-10 16:35:59

实践,在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社会的活动。”实践的力童是无穷,之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为人类科学发出,巨大贡献的人,是因为他们都对实践十分地看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不顾世人的眼光,亲自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自此推翻并且纠正了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这个持续了约一千九百多年的错误结论。没有了实践,一切再有用处的真理,也与尘土一样一文不值。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屠呦呦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的过程,将目光锁定在了青蒿,又经过了反复的筛选、试验,一百九十多次的失败之后,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一株青蒿成株中提取到了青蒿样品。并在一九八四年,科学家们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青蒿素的人工合成技术是由反复的实践得到的,实践的不断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人们的认识也就在不断的提高与增加。

实践出真知。李时珍在行医以及阅读先代医书的过程中,发现古代医书存在不少的谬误,下决心重新写一部本草书籍。为此,他多次离家上山,深入民间里去走访,去考察,对每种植物的每个部分都研究得十分透彻,深入。经过李时珍二十七来的长时间的努力,他编写出了一百九十二万字的巨著——《本草明目》。一个人,即使理论知识再丰富,即使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缺少实践,那也只能坐守老本行,干不成大事业。

古往今来,哪个成才之人没有经过实践:爱迪生发明灯泡进行了上千次实验,袁隆平爷爷培养了杂交水稻,不也是从一次次实践当中得来的吗?无数个事例证实了:善于实践,才会获得真正的知识,才会做出大事。这是永传千古之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