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有言:“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诚如其言,纵然风雪漫天,亦不应让风雪熄薪火。
为众人抱薪者,善也。且看李文亮医生奋不顾身勇当“吹哨人”,即使遭受不公待遇,仍坚定自我判断;再谈鸿星尔克倾其全力驰援河南暴雨灾情,即使这是他们全年收入的半数,仍坚持与国共进退。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无声的坚持和标准的坚守在闪耀着光芒。他们为众人抱薪,出于善意,始于无私,终于奉献。善,贯穿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还熠熠生辉的铁证。
然则,风雪常在。风雪是重重困难,如张桂梅初办学时的窘迫,病痛的折磨,筹措办学经费的不利,一座座险峻大山笼罩着她的人生。风雪动摇坚持,似张定宇院长身患渐冻症,妻子不幸罹患新冠肺炎,一片片冰冷雪花劝降挺直的脊梁。夹杂在风雪中,让人更心寒的是他人的冷眼旁观与不理解——就像网络上的键盘侠批判张桂梅的教学方法,唏嘘张定宇院长的凉薄。张桂梅与张定宇之楷模却顶住重重困难,无惧风雨,坚定坚守,正是源于内心的善。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风雪常在,为众人抱薪者常有,只是他们会冻毙于风雪中,因此世人总以为为众人抱薪者不常有,谬矣。
若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当如何?纵览古今,我们再也不会听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号召,因为周恩来已倒在风雪中;我们再也不会看到“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和千千万万个“活雷锋”,因为他们已被风雪掩埋;我们再也不会感受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和舟共济,因为善意已被风雪冰封。当利己主义、私欲主义如风雪一般吹过世界,过境之处,将是纷争四起,战火纷飞,满目苍夷,遍披华林——每个人都将陷入深渊,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原来,冻毙的不仅仅是为众人抱薪者,还有善、希望和温暖。
揆诸当下,中国正以大国姿态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央,而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将面临漫天风雪,只要人人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抱薪,不也是抱薪的同时享受他人抱薪所带来的温暖吗? 让善意似水溶化误解,似风吹散干戈,似火点燃未来。
风雪不止,抱薪者却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