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自苦中来

初一 议论文 862字
2022-02-11 10:51:01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题记

望古今中外有多少伟人彪炳千秋,名垂青史。而他们背后却是是由数不清的汗水与奋斗建立起来的。成自苦中来,人生在世,要想拥有一番成就,那必然少不了吃苦耐劳的精神,穷则思变,差则思勤。只要肯努力,生活定会还你一份柳暗花明的欣喜。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做才能达到铁杵磨成绣花针?怎么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怎么奋斗才能展翅翱翔?才能成功用刚劲的笔尖在柔软的纸上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华丽的故事,让人感叹!

成自苦中来——需要经历磨难

唐僧师徒四人来取经道路上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到达西天。原本已经取得真经的他们却因少经历了一难而中途落水,使得经书全部浸泡在河水中。只差这一难都不可到达成功的彼岸,这说明只有汗水与付出达到满值时,你才能得到属于你自己的真经,若不付出,原地徘徊,那你终究要一直行走在去往成功的路上,而无法取得属于自己的辉煌。

成自苦中来——需要耐力

袁隆平爷爷曾经说过:“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是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我就不接收你。”有此可见,袁隆平认为,成功的首要条件是吃苦,唯有敢于吃苦,才能成功。古语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人认为,懂得吃苦,敢于吃苦的人才会有所成就。如今,这样的思想仍随着时代的潮流淌进中国千千万万国民的心田,滋润着一株株梦想的幼苗。

成自苦中来——需要勤学补拙

钱钟书是让我印象极深的一个人,他满腹经纶,饱读诗书,可这背后却总是被人们认为他是天生的聪颖,不用费吹灰之力便可考取功名。然而没有人能知道他在背后的努力有多深。他在校时,中文经典、欧美小诗一周一交换的阅读,图书馆必然是他常去的地方,他爱读书,每看完一册,一定会做笔记,也这些努力才造就了他的《管锥编》。

因为他博览群书以及他的努力才让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伟人,越是聪明的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这是他的治学心得,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所在。

只要功夫下的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成自苦中来,成功是从你的奋斗和经历的苦难当中取得出来的,付出才有回报。这就像是接力赛,每个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你努力奔跑,迈开腿向着前方,无畏面对的艰难,你流下来的汗水量终与你取得的成就是成正比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勤奋、有耐力、能吃苦、有韧劲,无一不是你达到成功对岸的致胜法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