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道,既有龙蛇飞动,也有永字八法。横竖之间,书写作品的同时,也书写着为人之道,成人之法;一撇一捺,笔锋停顿,不偏不倚尽显人生姿态。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人如是,厚积薄发,稳中求进,方彰显我辈沉稳之性。“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诚如斯言,任何同学成功的过程都需要一个由量转为质变的过程。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白居易陶罐存诗材,顾炎武读遍昆山书。不展露锐角,不锋芒毕露,辛勤在诗坛耕耘积累,遂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脍炙人口的名句。为人处事也应如逆锋一撇般藏而不露,厚积薄发,从而于生活中行稳致远。
中锋起笔,不偏不倚。《论语》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青年也应端正其行,态度严谨,行正道,做实事,不偏不倚。治学如梅贴琦“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般严谨;行事如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般惜时如金,争分夺秒;态度如顾维钧“国家是不能玉碎的”般坚硬。对事刚正不阿,行事雷厉风行,治学一丝不苟,应成为我们青年的人生信条。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所谓欲速则不达,落笔太快,则笔锋太长;犹豫就会败北,下笔太慢则墨点晕染。唯有快慢结合,张弛有度,方能运筹帷幄,缓缓收笔,完成书写。生活中亦是如此,“慢”的哲学,教我们细嗅生活的蔷薇;“快”的思维,促使我们力争上游,不困于纠结彷徨,掌握生活的主动。一块一慢,一张一弛,才能于更高处博览人生。
初学书法,描红为始,人亦如此。立足脚下国土,正值一页崭新的篇章。栉风沐栉,玉汝于成,前人用“宁做飞灰灭,岂可逐尘浮”的毅力,与坚持拼搏出现在的美好生活,所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们站在掌舵人的位置上,更要“描红”前人,接下火炬,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逆锋起笔,教会我们厚积薄发,坚实功底;中锋不偏,让我们笃实严谨端正之态度;停滞迂回,久久为功,细嗅生活的蔷薇。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拿出横如千里阵云,折如百钧弩发的气势,挥洒青春笔墨,书写人生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