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味

初一 议论文 640字
2022-01-29 10:07:28

站在新的路口,回望。那琅琅的读书声不时流淌,一页一页翻过时光,细细品味人生有味的诗词。那诗词的余味,像歌一样悠扬,像水一样绵长。

世间有味是清欢。品味五柳先生的诗歌,宛如一首悠闲自得的圆舞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抛开世俗,抛却私利,去用心品味世间之味,悟出返璞归真才是世间最美的滋味的真理。彼时的陶渊明即使穷困潦倒,也抵挡不住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心底勾勒出桃花源那个清幽的村落,想象着“屋舍俨然”,描绘者“桃李罗堂前”,倾听着“鸡鸣桑树颠”,追求着“复得返自然”。那黑暗浑噩的官场又怎能禁锢得住悠然自得的陶渊明呢?

世间有味是清旷。品赏青莲居士的诗歌,恍若一支狂傲不羁的进行曲。李白,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月亮为杯,以影子为友,浇灭了短暂的哀愁。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渡口,看清了朝廷的尔虞我诈,阿谀奉承,拂袖而去。高吟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乘扁舟,逐彩云,对月当歌,何等洒脱。终于“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你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碧海青天的志向,全都融入诗句中,令我们味之不尽。

世间有味是清愁。品读易安居士的诗词,仿佛一阙凄凉哀婉的小夜曲。清照,本该“兴尽晚回舟”,却因为国破家亡而“凄凄惨惨戚戚”;本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却因思念之苦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纵有“九万里风鹏正举”经天纬地之才,终究还是连舴艋舟也载不下那许多愁。李清照的词,用泪作曲,以愁为引,滴落在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滴落在对赵明诚的思念里。

轻诵一句诗行,品味一段过往,诗词的韵味品不尽,仍需不断品味,细细咀嚼那份高尚的情操与千古的情愫,在诗词的墨香中谱写生命的新曲与青春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