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争校的林荫道上,挺立的晚櫻树,攀爬成廊的七里香,含苞欲放的月满地的绿色三叶草,各自生机盎然,共组成校园风景,熙攘之中,平增清幽。
这只是校园风景微小的组成部分,尚有无数植物成就这清幽景致。这让身处其中,的我不禁想:那社会呢?世界呢?是什么组成这无边精彩?
世界之大,纷繁复杂。追问答案如同探寻深渊。漫漫时光,上下求索,直到黑夜的深渊之中,发出了微弱的光亮。
孔夫子大开私学,以传道、培养君子为重,遇事则教人。曾观水,将其中深理告知学子:水有德行,哺育万物;水顺势而流,似有情义;水穿岩凿壁,似有志向;荡涤污垢,善施教化,认为水是真君子。他又周游列国,以实践政治理想、承担天下责任为重,士人弘毅,修身正己,以实现社会价值。《论语》一书,传承经典,指引人们成长,唤醒人们的心灵,帮助建立个人志向。普世之学,至今犹然。
老子曰“道法自然”。庄子言,以澄净心灵观照万物,方能回归自然本心。所以老子乘青牛入道,庄周睡而梦蝶,乘鲲逍遥于天地之间。由此,人们得以建构一所坚固的精神庇护所,安稳身心。自老庄之后,羲之渊明、太白东坡…后世诸人,皆在道家学说中追寻自我本心。他们寄情田园山水,不执着于官场功名,实现自我的解脱。
墨子之兼爱,反对不义之战、倡导节约、主张诚信;兵家之善于谋略、统筹全局、纵横战场…其跟随者、信仰者众多,行走于天地之间,践行永恒的精神。他们,也变成了光,映照了无边的夜。漫漫历史,终究给予了我答案。悠悠的过去只是漆黑一片的天空,广大的世界最开始也只是混沌。赖这些思想家所散发的点点星光,与无边风月、悠悠时光共鸣,方形成了繁盛缤纷的天地。俯仰之间,此间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