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品尝甜美的蜂蜜时,你是否曾想过这出自那微小的蜜蜂之手?当你在仰望高耸入云的珠峰时,你是否思考过它也是从一片平地崛起的?当你在膜拜那一个个分数惊人的高考大神时,你是否想到他们也曾是和我们一样普通的中学生?这些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事实背后,其实都逃不开“积累”二字。
如果说梦想是座高不见顶的大厦,那么积累便能给你带来建造这座房屋的每一个材料;如果说梦想是条忘不到尽头的道路,那么积累便可为你铺平接下来要走的每一片土地。如果有人问我实现梦想是否有捷径可走,我会告诉他有,那便是不断积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唯有不断积累,方可抵达目标。
积累没有方法,不过是戒骄戒躁,莫急于求成,正如西汉文学家刘向所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只有不断地积累量变,才可能产生质变。著名历史学家张舜徽倾注四十多年心血,终成二百万字巨著《说文解字约注》;郎朗经历了无数个不断练习的日日夜夜,才得以在舞台上如行云流水般地演奏;羽生结弦亦是在不断跌倒再爬起来练习后,终于为世界呈现出无懈可击的冰上英姿。我们就应像他们这样从容不迫,埋头苦干,但求耕耘,不问收获,如此这般,水到渠成之日,梦想也必会实现。
德国哲学家尼采有言: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江河湖海,人们只惊异于它们波澜壮阔的水面,却忽略了它们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深邃水底。超级英雄作者斯坦李当年刚毕业时四处碰壁,怀揣漫画梦的他从事过各种与漫画无关的行业,但他在工作的过程中认真观察社会,积累了大量经验,产生自己的独特思考,终在不到十九岁便被看中并担任漫威编辑,他的不断积累终于在此时派上用场,现在的我们常为他的创意所由衷赞叹,又有谁知道他当年为梦想所付出的点点滴滴呢?不过积累便是为了提升自我,也无须管他知不知道了。
但随着社会快节奏化愈演愈烈,各种知识干货,碎片阅读层出不穷,人们看似每天仍在获取新的知识,实则已缺少了积累中最重要的思考阶段,我思故我在,很难想象缺少思考的社会会演化为什么模样,故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一定要在积累中不断思考,对其融会贯通,因为每个时代都不能缺少仰望星空的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可实现那遥不可及的梦想,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可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教师点评:作者以“积跬步,至千里”为题,谈论了自己对积累的看法。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论据的选择,丰富多样之余,还极具时效性,并且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比如羽生结弦、斯坦·李等。这样一来,文章的说理会显得非常有针对性、时代感,文章也就更具说服力了。很棒!不过,文章的第三段和第四段可以颠倒一下位置,先谈积累需要付出努力,再谈怎样付出努力,逻辑会更为合理一些。文章的第二段可以放在靠后的位置,从而让文章入题更快,让内容主体更突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