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当年翁方纲讲究“笔笔有来历”,刘石庵则自创一体。站在21世纪的转弯口,我要问的,与刘石庵不谋而合:“你哪一笔是自己的?”
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方便快捷,在互联网上信手一拈,需要的东西随之涌来。
于是,在许多学生身上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写作文是靠背的,发言是“借鉴”的,课件是拷贝的。原本方便快捷的网络变了质,人们生活在这变质的网中悠然自得,好吃懒做,什么事情都等现成的,只稍动动手复制、粘贴就好了。这张网不知不觉缠绕住我们的大脑和手,它禁锢了思想,淡化了创新意识,它将我们的手指紧紧绑住,使它只会机械化的一笔一笔的照葫芦画瓢。久而久之,我们失去了自我。
所以我们要勇敢地挣脱这张网,大声的问自己:“我哪一笔是自己的?”
当然,不必每一笔都是自己的。鲁迅先生曾经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可见,人之初,脑本空,学前人,才充实。
我们要先博览,吸取,消化,吸收,才能慢慢写出属于自己的漂亮一笔。正如牛顿所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此成就的。”我们要在已有的浩瀚卷帙的基础上努力吸吮,然后才能尽情挥洒笔墨。
其次,不要畏惧自己的笔画太幼稚,要坚持。成长是一个过程,从播种、抽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必定阻碍重重。不怕犯错误,怕的是因为畏惧错误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才是真正的幼稚与无知。在爱迪生用灯泡照亮世界之前,在比尔·盖兹用电脑联络全世界之前,在司马迁用《史记》擦亮历史之前,在袁隆平用杂交水稻带来希望之前,他们没被人耻笑过吗?他们哪一个不是经历了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才攀上巅峰?只有勇敢地、坚定地写下自己的第一笔,才有可能打造出来将来更加精彩的篇章。
21世纪是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在茫茫人海中,靠自己独创的一笔,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最亮的那颗星。所以,请别犹豫,抛下旧习,撕碎旧网,大声呼喊:“我要写出自己的那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