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初一 议论文 686字
2021-06-22 11:34:08

代诗人孟郊在《劝学》一诗中说:“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意思是说:应该珍惜自己的青春,及早奋发有为,人怎能长生不老、永远年少呢?这为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敲响了警钟。

青春是美妙的,它充满朝气,绚丽多姿,是花季。青春是多长的,它充满困惑,多情善感,是麻团。青春是短暂的,它充满未知,稍纵即逝,是流水。正因为如此,青春是人一生最美的季节,我把青春比作生命。比作一段鲜活、最可贵、最动人的人生历程。

青春是负重前行。不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懵懂无知的幼童。我们正在生长发育,逐渐变得身强力壮。我们应尽自己所能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可以是成年人负担的。如果不这样,我们日后就不可能成熟。我们要摒弃孩子气,改掉幼稚的思想观念,要建立起较为成熟,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15岁的刘胡兰被保守党和八路军的秘密,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用青春热血书写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有负重,才有担当,有担当,才有价值,让我们的青春绽放光芒吧!

青春需“三省吾身”。《论语》中的“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一儒家提倡的反省自我,修正自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青春是个过渡期、成长的叛逆期。经常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加以改正完善,才能健康茁壮成长,否则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后患无穷。

青春须志存高远。求学路上有太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奋发追逐。少年司马迁博览群书,壮游各地,学习考察,奠定史家绝唱《史记》之基础。14岁的周恩来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少年定下初心之后,为之奋斗终身,这种坚定理想信念,执着人生追求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青春是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盛。要实现梦想,就要趁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惜时如金,早有所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青少年要胸怀大志,腹有诗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国梦而绽放青春光彩。

教师点评:小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对青春的一些感悟,而特别的是小作者正值青春,虽显稚嫩,但能看出对文字有细心地雕琢过,而且文章中的所悟所感都是小作者设身处地的着想,因此能带给人的强烈的认同感。不过文章中分论点的设置不是特别合理,一是顺序方面,文章以重复的句式作为标识,为文章划分了层次,本意是想让每一层的内容呈现出一定的关系,例如并列,或是递进,但是却忽视了分论点之间的前后顺序,这篇文章的分论点按照事情的进程来设置可能更合理,先立志,再写具体应该怎么做,文章反而将“立志”放在后面了,层次不够明晰,条理也不是很清晰哦。二是内容方面,写议论文的话,建议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写作角度来进行阐述,而这篇文章虽然三个方面都写到了,但几个段落之间在内容上有重合,显得条理不清,重复句式的出现不仅没有对感情的积累和升华产生帮助,反而有些生硬和刻意,破坏了整体的表达。继续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