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

初一 议论文 714字
2021-06-07 16:32:47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题记

有味的意义,真的很多:广场上的大妈们的载歌载舞,网吧里青年人此起彼伏的游戏声,奶茶店里热闹欢快的干杯声。然而这真的是“有味”吗?

在语文配套上,偶然间拾得两个字——素心,一种淡淡的清香便漫开了,这两个字,让人的心不知不觉间就化开了。这多像我们最初的心境——坦荡、开阔,不是如都市一般的嘈杂,而是如西湖“无风水面琉璃滑”,是如幽篁里的“明月来相照”,是如茶的“铫煎黄蕊色,碗转麴尘花”。

固然科技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也失去了最初的素心:年轻人成了低头族,年迈的人也无法离开手机。是,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味、是美好,但这真的是有味吗?他们看不见大自然的馈赠,看不见清晨灿烂的朝霞,看不见夜晚当空多情的明月,看不见树的蓬勃生机,看不见崖缝中的小草努力生长,而这又何尝不是有味呢?

古人有一种家具叫做“香几”。古人利用它来焚香,利用它来聆听大自然的心声——袅袅婷婷的缕缕紫烟,从香炉中缓缓飘出,飘渺而又实在,轻盈而又沉重,当烟在空中飘飞,钻入鼻腔的一刹那,所有的一切好似都消失了,剩下的仿佛只有天上与我,空灵中的静谧。这是有味,是那种人与自然无比和谐的有味。

手中的烧烤串,人们会啧啧称叹有味,而那西湖龙井,却少人问津,那一点素心,便无。然而当你看见田园的一派旖旎,湖泊的水平如镜;你还是会与自然融合——你本是自然的儿女,自然还是会给你那份清欢。

人的有味,从来都不在科技上,那一点有味,从来都是在素心中。感触到那份清欢,它永远都是人的初心,自然的初心。引用苏学士的一句话——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的有味终究是短暂的一场虚无,但自然的有味,永远很长,如同在空气中弥漫的茶香,刻在人的心底。

清欢,才是真的有味。

教师点评:正如林清玄先生所言:“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位”,而小作者这篇文章,对林青玄先生的话作了很好的解读,可以看出这是一篇极其富有文化,给人以启迪,又发人深省的文章。文中生活气息与文化气息相交织,无论是谈到大众眼中普遍以为的“有味”,还是语文书上提到的“素心”,亦或是诠释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小作者都不是脱离生活夸夸其谈,也不是平铺直述絮絮叨叨,而是将生活的场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从平常中提炼出特别,匠心独具,意蕴绵长,由此也可见小作者语文素养之高,非常棒!“清欢,才是真的有味”,用在文章的结尾,可谓是浑然天成,有收束全文之力,也为全文增添了诗味、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