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上点着深沉淡雅的彩画,薄如蝉翼的锦缎丝绸上缀着精美绝伦的刺绣。一刻一凿,一针一线,无一不不是大国黎民之伟绩,无一不是工匠精神之浓缩。而所谓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责任。
匠心之精进坚守,致粗糙以精细,致艰辛以不弃。
被评为“企业工匠”的铆工刘师傅说:“什么是工匠精神?对于我来说,就是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曾记否,航天科技集团车间组组长高凤林,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发动机;曾记否,胡双钱在工厂被要求用一双手和铣钻床在零件上钻出0.24毫米的孔,无法想象的难度,可他却真实地成功了。大国工匠的坚守不弃,精益求精之精神让人为之赞叹。
匠心之能力创新,致墨守以改变,致俗套以创新。
徐悲鸿有言:“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诚哉斯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格力董事长董明珠认为中国市场不能停留在价格竞争的思维中,而应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创新,使得产品更加完美,甚至达到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这也让格力的产品大受欢迎,而反观那些墨守成规的企业,几乎都在渐渐衰落,慢慢倒闭。随着时代的进步,创新能力不可置否地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匠精神的一大体现。
匠心之追求初心,致破败以坚定,致迷失以不改。
叶嘉莹曾说:“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诚然,初心在方寸,匠心在咫尺,但是现在“伪匠心”的产品越来越多,挂着“传统文化”“传承手艺”的字号,却做着粗制滥造的机械加工品,遗失了初心,亵渎了匠心。而我大国也应守住初心,摒弃浮躁,方得坚守传承,方得迅速发展,莫因为走了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伫立万仞匠心独具,风华正茂造就飞跃。工匠精神乃大国与人民之责任,中国应践行坚守传承,实行科技创新,燃一颗工匠之心,从“中国制造”走向更好的“中国创造”。而吾辈青年也应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刻心价值观,秉匠心走向未来。
大道至简行却难,繁于至理独品质。华夏千载几春秋,应传匠心于后世。当持坚守之盘,燃创新之焰,秉匠心之烛,滴初心之蜡,追时代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