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是看得见的路,身后是回得去的故乡。”这是来自《朗读者》中的一段话,正如董卿所言,每个人都会拥有记忆,我们不仅有向前走的坚决,也要有回头看看的勇气。
众生纷繁,有人平庸一生,有人活得精彩,无论你是金枝玉叶,还是胭脂俗粉,我们都应该拥有记忆,或欢乐或悲伤,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忆是每个人生活的真实反映,我们穿过荆棘,跨过山河,都是为了让记忆更有意义。雷锋用一生诠释雷锋精神;鲁迅用笔换醒麻木的人类;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做着世人认为半痴半颠的研究这些经历都将成为记忆,生活不仅仅只有活在当下,我们也能品味记忆,重温生活。
记忆对每个民族而言也是一种反思,我们生生不息的活在当下,拥有一段段完整的记忆,同时我们也能在回忆的沙滩上找到那一粒团结凝聚的珍珠。
2020年的寒假,人们遭受了新冠病毒的折磨,小到家庭,大到整个中华民族,都经历了这段令人伤痛的记忆,但在疫情有所缓和的时候,人们都为这段记忆反思,疫情当前,每位华厦儿女都燃起心中的中华之魂“我的祖国只是生病了,但我仍然爱她。”我们像一块块坚硬的石砖,筑起了保卫民族的城墙,人们携手抗击病毒,武汉今年的樱花便会灿烂般的盛开。
华厦之魂让我们为这段记忆骄傲,同时也为乱吃野味而感到羞愧,国家颁布了野生动物的保护法,以此防止这样恶劣的事件再次发生。
显然,这段记忆给我们带来反思,不仅仅是经历,我们也要回味记忆,在一条无也无垠的公路上行驶,你总要停下来回望你经过的风景,不要在忙碌中忘了回顾,记忆是对你一生最好的总结。
回忆过去时,人们总习惯性地带上滤镜,我们的确要把美好的记忆放在心底。但同时,我们也要直视那些让人深思的记忆,回忆不是一锅炯,而是细细品味后,慢慢加入调料,五味调和,方能精彩纷呈。
每一份记忆都是一道好菜,尼采曾言,不要辜负生活的每一秒,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负青春,活在当下是一种智慧,回味记忆,在记忆中成长,在记忆中反思,也是一种智慧。既拥有迈步的动力,又能有记忆的勇气,才是对生活最大的敬意。
记忆,是五味调和,是笑声与泪水的收藏器,是我们珍藏于心而又时常涌起的财富。让记忆成为过往,也成为属于你的一道风景线。
教师点评:作者在文中谈及了自己对记忆的认识。文章先对记忆加以阐释解读,指出记忆在我们生活中和民族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而探讨我们对记忆应持有的态度,最后加以总结。作者以指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结论的思路展开论述,通过这一符合我们理解方式的论述过程明确地传达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并结合疫情加深认知,从而更好地引发我们的共鸣与思考。文章议题独特,认识独到,颇具现实意义和启发之意,是一篇很有见地的议论散文。文章的论述思路选取得当,但对这一思路的呈现却不那么明确清晰,一方面是过渡衔接不利,另一方面是行文中有部分段落和语句安排不当,破坏了文章论述的条理,还需作者先理清思路,再定提纲框架,而后安排内容。此外,雷锋、鲁迅的举例与主题不太贴合,可以补充叙述加强事例与主题之间联系,也可以做更换。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