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图书角

初一 议论文 815字
2025-11-03 02:11:21

我们班靠窗的那个角落,曾经是教室里最热闹的地方。那里有一排矮矮的书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摆着同学们捐来的书——有童话、有科普、还有几本泛黄的《少年文艺》。每天午休时,总有人蹲在那儿翻书,阳光洒在纸页上,像撒了一层金粉。可如今,那片区域安静得仿佛被时间遗忘。书架蒙了灰,一本倒下的《安徒生童话》躺在地上,没人弯腰扶起。

前几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故事”的随笔。班上有好几个同学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行字。小宇悄悄打开手机,搜了个“三句话讲完《海的女儿》”,抄下来交差。我问他:“你小时候不是最爱听妈妈讲这个故事吗?”他苦笑:“现在哪有时间听完八分钟的音频?三十秒的动画解说更省事。”我望着他手中的平板,屏幕上正自动跳转下一个十五秒的搞笑视频,心里忽然一阵发紧。

不只是小宇。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看书”等同于“看视频简介”,把“了解世界”简化成“刷热搜标题”。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可记住的东西却越来越少。课堂提问时,能完整复述一段课文的人都不多了。我们的大脑正在习惯快速滑动,却渐渐失去了停留和思考的耐心。这不只是懒惰,而是一种无声的退化——当思维习惯了被喂食,它就不再愿意自己咀嚼。

也许我们不该把责任全推给手机。大人们也在低头看新闻、追剧、抢红包;学校的阅读课常常被主科占用;考试从不考“你读过哪些书”,只问“这个知识点会不会”。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改变。上周,我和几位同学自发组织了“午间共读十分钟”活动。第一天只有五个人参加,但第二天变成了八个。我们轮流朗读《城南旧事》的片段,窗外的风轻轻翻动书页,那一刻,我好像又看见了那个阳光灿烂的图书角。

图书角依旧安静,但我相信它没有死去,只是在等待被重新唤醒。在这个信息如洪流般奔涌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一块沉静的心田,种下文字的种子。愿有一天,那排书架不再积灰,而是被一双双热切的手频繁翻动。因为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我们知道多少,而在于我们是否还愿意一页一页,认真地读懂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