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傲,学识也;国之傲,亦为山水人才也!
一一题记
山亦国之傲也。五岳山川,巍巍耸立,如同一双手臂,守护着华夏人民,那是祖国不屈的脊梁。是的,在被外国欺压之时,在我军装备差时,是靠那一座座的山峰,国人的威武不屈与聪明智慧,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徘徊于山川之间,可以领略到祖国的气势磅礴,心底情不自禁地产生出对祖国的敬畏之情。不由得吟唱出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归属于中国山川的景象。
水亦国之傲也。雄浑开阔、势不可挡的长江黄河,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历史文明,似乎在向世界证明中国文明。是的,五千多年的古国文化从长江黄河发源,四大古国中唯一存活的中国,用智慧守护住了领土,用智慧创造出了国家,用智慧耕种出了粮食……徜徉于黄河之间,使人不由得想起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黄河一往无前的气质。徘徊在长江之上,能让人不禁忆起“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是长江坚不可摧的气派。
人才亦国之傲也。那些舍己为公的科学家,那些视死如归的战士,那些鼓励国人的文学家,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国的尊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从中国人才上流露出的气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中国成功的背后,总会有人才的牺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国人才离开了家人,离开了朋友,为什么?为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为的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品质;为的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感情。他们目睹了国家的软弱无能,我们见证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虽然跨越了时代,但我仍然感受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
身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应该向前辈学习,努力学习,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国家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