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递,心系国家

初一 议论文 649字
2020-08-25 22:24:59

心忧民情,是屈原在汨罗江畔的低吟;心忧民情,是杜甫安得广厦的叹息;心忧民情,是国家兴亡的誓言,一代又一代,星星之火广流传,而今该由我们来传承这一星星之火了。

心系国家,为青年人创造成长息壤。中华上下五千年,数不清多少文人墨客,道不尽多少笔墨年华,岁月长河波光粼粼的表面下早已淘尽无数朝代风浪,唯有文人志士的爱国热血依旧让我们内心翻腾。当一个国家人人只为自己义利,视国家益处于不顾,就像清代末年的慈禧太后,因不愿交出国家大权,不愿改革损害自己利益,打压改革,最终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情形如此,但每每思之,亦不免叹息。当今中国有杰出的教育环境,我们有实力青年时代培养起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忧国意识,届时万众一心,谁与争锋。

心系国家,为社会磨砺无惧锋芒。汶川地震发生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大家都尽自己所能为灾区募捐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灾区,不为名利,只为拯救在瓦砾里挣扎求生的鲜活生命,物资像无数条溪流汇聚到汶川。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数人心忧震区,这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体现。

心系国家,为祖国打造安好殿堂。张渠伟离开舒适环境,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李春燕放弃小资生活,成为最后的赤脚医生,谭千秋将生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学生……祖国是家邦更是信仰,繁盛的路上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放弃个人利益,而是两者兼顾。时代更迭,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 正是一代又一代人辛劳的努力,当今国家才能有独立走向昌盛。如今时代的重任已经落在我们肩上,在我们手里继续远航。

无国不成家,祖国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当今的时代更不允许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请让牢记榜样的力量,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投身于社会的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成为建设社会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