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疫”

初一 议论文 613字
2020-02-09 20:56:50

没有硝烟的战场,不会流血的伤痕。大地未被战火所侵蚀,却处处充斥着危机。

这便是中国的战场,比17年前暴发的那场不相上下,甚至更加激烈。武汉地区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同导致2003年暴发的SARS冠状病毒一样。但是,大多数SARS冠状病毒的病人能够自愈或被治愈,病死率约10%,现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危害不容小觑。

在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事件中,文学从未缺席。鲁迅先生曾因“学医救不了中国人”而弃医从文,现如今,正是祖国需要白衣天使出征武汉的紧要关头,我们虽很难成为奔赴前线的医生,却可以用优美华章激励他们,依靠这种形式让文学焕发光彩。

伴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病毒这位不速之客也随之而来,本应该欢乐的中国多了一些忧愁。聚焦今天的疫情实时报告,我发现竟然已经确诊三万七千多例,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但让人暖心的是,这个页面已经被浏览了二十亿人次。这说明了,中国人民正在时刻关注着疫情,关心着武汉人民。

病毒是无情的,战争是冷酷的,但中国人民的心却是炽热的,温暖的。在病毒肆虐的几天来,我们都尽可能的减少户外出行。很多的人在捐款,捐献医疗用品,无数的医疗物资流入武汉,流向防疫第一线。涓滴成河,聚沙成塔,在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在付出。

当年,“非典”流行时,挡在并挡住病毒的是一座大山,叫钟南山。今天,在这场中国必胜的战“疫”中,抵抗病毒肆虐的也是这座山,并且多出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今天的我们有信心相信,中国必胜!

武汉终将在全国人民的关心下,帮助下,吹响胜利的号角,成为2020年的第一抹辉煌,为此,我们也应该注意自身卫生,避免病毒的蔓延,坚信这是一场对于中国来说必胜的战役!

教师点评:“中国战‘疫’”,一个“战”字,表明了形势的严峻,也表明了我们的决心和意志。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意识”的角度,将自己的观察和记录着重放在了面对疫情国家和人民的态度上,以此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作者视角独特,感情饱满,文章也携带了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很棒!通过每天的观察和了解,我们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记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但是如果直接将这些所见所闻写进文章里,整篇文章会如同一盘散沙——段与段之间缺乏联系,文章缺乏明确的条理——感情和主题的传达也就会受到影响,这篇文章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动笔之前,“梳理”,这项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可以挑选出涉及同样主题的素材,将它们“摆放”在一起,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热情没有因为准备工作的耽误被“浇灭”,自己的感受还被“汇集”在了一起,感悟也更为深刻了。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写下的文章会大不一样。大家不妨试一试,也许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