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旷达豪放,李清照清新婉约,辛弃疾慷慨豪迈……宋代文人灿若群星,其中,让我获益良多、给我最多精神滋养的,非范仲淹莫属。
初识范仲淹,是小学五年级。那年,爸爸带我外出,汽车在一条路上行驶,爸爸告诉我,旁边的景区就是一家“古代银行”,是北宋官员范仲淹主持设立的。范仲淹任职兴化前,众多人民都深陷与贫困之中,范仲淹一上任,就设立义庄,接济贫困人口。从爸爸口中,我得知范仲淹的功绩还有很多:疏浚太湖,治理水害;兴办教育,举荐人才;设立义庄,扶危济困……
心怀社稷,情系苍生。范公的勤政爱民,使我油然而生敬佩之心。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上初中后,读到《渔家傲·秋思》,我才了解到范仲淹不仅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还可纵马沙场秋点兵。公元1040年,西夏进攻大宋,朝廷屡战屡败,范仲淹临危受命,奉调西北前线。他整顿军备,以守为攻,采取“严边城,使之久可守;实关内,使无虚可乘”的策略,修固边城、精练士卒,多次挫败西夏的进攻并反击攻城。经过三年的努力,边境兵强将勇,西夏却精疲力竭,被迫与北宋缔结合约,边疆得以重现和平。
一心为公,志在报国。范公的深谋远略,令我叹为观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正让我对范仲淹钦佩之至的,还是学习了《岳阳楼记》之后。宋仁宗年间,范仲淹大刀阔斧地改革,提出了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等一系列改革方针国家面貌为之焕然一新。然而,此举触犯一些人的眼前利益,在他们的百般阻挠下,改革失败,范仲淹惨遭贬谪。然而他不该志向,只为民着想,直到退休的那一天。
忧国忧民,至死不渝。范公的博大胸襟,让我肃然起敬。
“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范仲淹,一生大公无私,以天下为己任。他的旷达胸襟、高尚人格、家国情怀,都令我折服,让我动容,与之共情,成为我永远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