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墨者一定黑吗?

初一 议论文 770字
2024-07-03 11:34:44

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不好的环境真的对人有影响吗?

近墨者也不一定黑,一个人性格品质的好坏大部分是取决于自身的原因,即内因。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童年时被许多奸臣欺压陷害,他没有变得懦弱,也没有沾染他们的恶习,而是勇担国家重任,鞠躬尽瘁,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心力。再看现代的鲁迅,鲁迅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却没有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像其他清政府留学生一样麻木不仁,而是弃医从文,毅然回国,以笔为剑,直插敌人胸口。所以,近墨者也不一定黑,就像一朵花掉进积水的泥潭中肯定会沾上泥点,但沾上泥点的仅仅是外层的花瓣,而不变的则是花的娇美与芬芳。仔细擦净,它还是一朵惹人怜爱的花。

难道必须要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成为优秀之人吗?安逸舒适的环境也可能会让人滋生懒性,容易不思进取,心想反正我的生活优越,我为什么要去奋斗,理由是什么呢?

动力是什么呢?就像我们身边,有的孩子家境优渥,别墅豪车,锦衣玉食,各种高价家教,但是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甚至沉迷网络,好吃懒做,浑浑噩噩;反而有的同学,家境贫寒,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其他好的教育资源,没有课补,成绩和各方面表现却都很出色。所以,就算有极好的环境,自身不努力不奋斗,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索取,这样也没法成为优秀的人。

有时候恶劣的环境反而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因素。我们的领袖毛泽东就嘱咐他的勤务员不要把他的被子弄得那么柔软舒适,就是要弄得薄一点儿,冷一点儿,这样他就能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用现在时尚的词语说,就是走出“舒适区”。

由此可见,优越的成长环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顺利成长和他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他自身的品质。成功不源于环境,而是源于自己的意志。就算再贫瘠的土地,也总有一朵逆风而上顽强绽放自己精彩的花儿,总有一片微小但充满生机的绿洲。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思路流畅,语言流畅,有自己的思考。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层次分明,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正文列出从多个角度切入的分论点,结尾加以总结,划分了文章严密、清晰的层次。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