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之孝子,少年矣。国之栋梁,少年矣。少年不强,家不旺,国不盛。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个孩子的素质足以体现家庭教育的力量。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父母言传身教,足以让孩子影响一生。最基本的做人准则,生活常识是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来学习的。有人说父母的文化程度就不高,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呢?你错了,对于父母文化并不是必然相连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从小教育孩子的道德思想,三观是正确的就足够了。
但是随着社会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电子产品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父母亦是如此,经常有孩子抱怨说凭什么我要去看书,爸爸妈妈却在玩手机。而宠溺孩子的父母会让孩子一起玩手机。这就导致了孩子们的近视眼,学习成绩差的问题。
优秀的少年成年之后步入社会,会对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不会每天像老舍笔下的祥子那样不思进取,胸无志向,相反他会回报社会,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有这样一则故事,这件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江苏省有一个叫陈子成的13岁青少年,酷爱科学知识,受了爸爸的影响,从小制作了很多模型,以及研究了很多物理原理。他想如何让外面吃饭的人更方便,而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次数,于是他苦心钻研,翻查各种资料,终于研制出这样一款工具,他申请了专利,他的这项研究成果投入社会实践中,反响很好,为很多人提供了便捷,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环境。一个人不在于年龄大小,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而人才又出自少年。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是全民族的盼望,少年用自己的知识去创造财富,为国家创造财富,这是难能可贵的。国家的兴旺发达,靠的是人才,我国的少年优秀拔尖人才辈出,在某种程度上为国之发展创造了源泉,创造了机会与动力。
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知识的浇灌,教育的付出。家庭是成才的地方,让一个孩子变得优秀,变得强壮,让他去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增添一份力量,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