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玻璃窗映照出屋内那欢快祥和的气氛。我细细抚摸着自己剪的鲜红亮丽的“福”字,思绪回到了上午……
我的外公有两大爱好:喝酒和剪窗花。我家的窗花大多出自他之手。众所周知,李白借酒便可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千古佳句,我的外公借酒则可剪出“凤舞九天”“鹿鹤同春”等栩栩如生的窗花。虽然现在机器制作出的窗花远超人工手剪,但外公还是一如既往的剪窗花,他说这样更有中国韵味。
大年三十的早上,外公便忙活了起来。红纸、剪刀,整整齐齐的放在院中的小石桌上。外公年纪大了,但仍心明眼亮。他右手拇指握住剪刀的左柄,食指和中指捏住右柄,左手轻轻夹住红纸。一只拿着剪刀的手在红纸中左右游走,上下翻飞,还没让我看清楚,一个抱着鲤鱼的胖娃娃便跃然纸上。我被外公那出神入化的手法吸引了,便央求外公教我。
首先外公要我构思,想想自己就想表达什么用窗花来表现。我想了想,决定剪相对比较简单的“福”字。
我深吸一口气,左手托起纸,右手握住剪刀,沿着事先写好的"福"字剪下去。可我做不到外公那般流畅娴熟,只能笨拙地握着剪刀一刀深一刀浅地剪下去。外公放下手中的剪刀,说:"以为剪窗花很简单吧?其实它要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地去做。一定要专心,一但剪断一根线,作品就失败了。"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这次我沉静下来,一点一点减去多余的部分。正当最后快剪完的时候,我手一抖,剪出了一道狭长的痕迹。正当我百般懊恼的时候,外公开了口:"平静下来,想想,你是不是可以做一些补救呢?"我低头看了看,的确如此,我把剪纸改成了正方形。
随着我的剪刀响起最后一声"咔嗒",我缓缓放下手中的"福"字。我自己的作品,虽然不像外公的那么精美,但在我眼中也别有一种美感。这,或许就是自己实践之后的感觉吧。
鞭炮声在我耳畔响起,我从回忆中走出。火光照在那个鲜红的"福"字上,别有一番韵味,一番独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取材真实,语言流畅,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