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汪曾祺。”会笑着拿出汪曾祺的书向你推荐。
曾经有位同学问我:“你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这位作家?”。我会笑着回答:“因为他的文章很美”。它的美,美的是庵赵庄紫色的芦穗;美的是门前挂着的仙人掌;美的是那吱吱冒油的咸鸭蛋;美的是翠湖中粉紫色的水浮莲:美的是一圈圈长着蘑菇的蘑菇圈
......
曾在网上看过一张帖子,帖子里有张照片,照片内容是一个较小又十分浅的湖,周围是一排排的树,湖上飘着几株水生植物。照片下有一段文字:“不是吧,这就是传说中的翠湖?汪老的眼睛是自带滤镜的吗?”我想跟他说:“这还真不好说。”你没有看到角落中盛开的、明艳的小花;你没有看到石头下被压着,却拼命挤出来的小;你没有看到那阴暗处翠绿的青苔;又或是你没有看到汪曾祺的文章中失去奶奶的萧胜,技艺高超却因世俗而死的陈小手,为人正直、做事认真善良却仍十分贫穷的岁寒三友,还有那吃肉喝酒的和尚……
有人会说:“那他既然知道社会的阴暗面,可为什么写美好的东西更多?”是啊!他知道,他其实都知道,他生于1920年,死于1997年。他所经历的,所遭遇的是那民国--人们的希望之光兴起又没落;是那八年抗日,是那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他看着自己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担子一步一步探索着正确的道路。
汪曾祺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生活已经这么糟了,为什么不写点开心的事呢?”是啊!生活都已经这么糟了,我们就应该向美好的地方看,发现生活中的美。正是因为这样,他可以发现世间很多很多的美好,寺前的爱情、江边的芦苇丛、翠湖的紫水莲,以及那防空洞前的零食车……
用一句话来形容汪曾祺,那就是追着光的人。就是就算看到了世间的灰暗,眼中仍有光。当周围被黑暗笼罩时,使光明仍会蔓延:在人们心里、眼里,还有手里。让他们相信,美好终究会如期而至。所以,让我们多看看吧!看看西南联大的茶馆,看看那盛开的木芙蓉,看看昆明的雨季,看看英子画的石榴花,看看王二店中的蒲包肉,看看那汪曾祺眼中充满光亮的世界吧!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