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纸箱,黄澄澄的果子映入眼帘,这是妈妈从家乡寄来的枇杷。枇杷特有的芳香钻进鼻腔,闻着这熟悉的香气,我脑海里那些沉睡的童年记忆渐渐苏醒了。
每逢夏季,老家院子里的两棵枇杷树就会开始结果,散发出清香的气味,勾起我肚子里的“馋虫”。我不敢爬树,只能站在椅子上,踮起脚,勉强摘下一颗。然而,想象中的清甜并未如约而至,没熟透的枇杷很酸,把我酸得龇牙咧嘴。奶奶见状,敲了敲我的头,乐呵呵地说:“你这个小馋猫!枇杷还没熟透呢,不着急吃!”
那,什么时候才会熟透呢?为了能早点吃到熟透的枇杷,我每天都会到枇杷树下兜圈圈。一日早晨,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在枇杷上,给枇杷笼上了一层浮动的光晕。那金灿灿的枇杷仿佛一串串小黄灯,密密地点缀在这绿色的枝叶上。微风轻拂,一个枇杷倏而从树上掉落,好在我反应快,伸出手接住了它。见状,我兴冲冲地跑进屋里大喊:“枇杷熟透了!”
于是,整个上午,我们一家人便在院子里忙活开了。
弟弟一个箭步冲出来,轻松爬到了树上,摘下一个又一个枇杷,我抱着一个大盆在树下接,而奶奶则坐在阳台上指挥我们。她老人家目不转睛地盯住枇杷树,哪里掉一个,哪里又滚落一粒,还有哪个被小鸟给吃了,几乎每一个要落地的枇杷都会被奶奶准确无误地指出,而后稳稳地落进我的大盆里。奶奶嗓门洪亮,这是平时少有的事,也许是这热闹的场面给了她一份好心情吧。
不一会儿,大盆被装得满满当当,我们满载而归。此时“接力棒”交到了妈妈手中,只见她将枇杷放入清水中洗刷。枇杷被洗干净后,显得更加可爱,更加诱人。稍稍剥开皮,薄薄的果皮就掉落了。我轻轻一吮,吸了一口饱满的汁水,再把果肉塞进嘴里,先尝到的是最顶部的酸涩,而后是中间部分的酸甜交加,最后才是最底部的甘甜。若说最美味的部分,莫过于皮肉相连的那一片,清爽可口,不会太过酸涩,也不会太过甜腻。
我们沉醉在美味的枇杷里,不觉天光渐暗。枇杷的清香与家人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被风捎给天边的晚霞。
这是无数次出现在我梦里的场景,在我离开家乡以后。
看着纸箱里的果子,我轻轻拿起一颗,剥掉果皮,咬下一口。这颗枇杷尝起来带一点儿酸味,但我还是觉得,它很甜,甜得令人陶醉。
我爱枇杷,特别是家乡的枇杷。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