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童年记忆中的“衍太太”

初一 叙事 1302字
2024-01-29 19:37:03

捧着一盏茶坐于窗前,轻抿一口,清冽昳丽的茶水刺激着味蕾,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细雨如纱;轻缓的落下,清洌的茶香和雨中清新的味道交织,微微酝酿在一起,伴着清冽的茶与薄纱般的细雨不禁勾起了记忆最深处的回忆。

衍太太此人物,是鲁迅儿童时期为数不多的“反派角色″她尖酸刻薄,同时也伴着旧时代的迂腐,我童年中的衍太太虽不及她半分,可也是占了“尖酸刻薄"几个字。

要说我写她的渊源,还得追寻秋天的缝隙,硕果的梦里便可以窥见一二,如诗般荷残菊盛的秋天,一个时常伴有清甜果香的天,父母带我去探望她,四五岁的年纪正是孩童最顽皮的时候。关于那时对他的院子具体的记忆也记不大清了,只记得那日菊花潋滟随波千万里,鱼儿嬉戏藏于荷池里。地上铺满晒干的莲子,我只觉有趣便当作弹珠取乐。突然一夹杂着愤怒的一句,“你在干什么啊!”吓得我一哆嗦,将"弹珠″投进水池里去了,她更生气了,拿起扫帚佯装要打我,我吓得仓皇而逃。跑出了几步,我才回头来打量她,她大概五六十岁的样子,嘴角勾起一个弧度,像是冷笑,梳着一个马尾,眼睛愤怒的瞪着我,我又赶紧跑直到看到父母了才停下,她心疼的将莲子从小池捞上来,还一边念叨,"真是糟蹋东西,这得是多少钱?″我听后,只觉她可畏是节约至极,实在荒唐。我那是心高气傲自是瞧不上的,就这样我们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可她毕竟是长辈,我也不能再说些什么

酷暑伴随着燥热的盛夏,蝉鸣烦闷,鸟叫聒噪,我正站于老家的四层小洋房上的栏杆处,太阳像是长了眼睛直直的照射着我手握处的栏杆,不久就像一块烧红了的烙铁似的,烫手。"衍太太"却占于古树底下的荫蔽处,古树的枝枒似烟花般绽放,延伸至院子的每个角落,哪怕经历过数年风霜也依旧笔挺,数不尽的白色槐花挂满枝头风一经过便是一串串风铃似的摇窜,唯独少了份色彩,没有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她对我说:跳下来吧,我接住你!"我当时正跟她闹脾气,我绝不退缩觉得我只要跳下去就“输了”太阳炙热的烤着我暴露于空气下的每一寸肌肤,我整个人似是承受着极大的痛苦,烧了起来一样,见没有成效又叉腰骂到:“你这死丫头,可真不让人省心″我跟她隔空对峙这样对峙了许久,我也是硬气,到太阳下山了,鸟儿回归窠巢,月亮爬上枝头,还跟她僵持在一块,我最终还是败下阵,她眉稍微挑似嘲笑,又似关心,朝我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我跟她对视良久,也是软了语气,从栏杆上下来,走下楼梯,跟小蝶似的扑进她的怀里,她轻轻在我耳边说一句,看来你也不是傻的嘛。

她一向强势,泼辣,可那天她也是软的语气,轻哄着我回家,就连第二天我去她家捣乱也没说啥,换做平时她早该拿着扫把把我赶出去,但她只是对我报以微笑

后来,我也经常去她家做客,万年不变的一盏茶,几片水果,便是把我“打发”了。但是这样一坐就是一下午,她常常跟我说起我小时候的趣事,让我又羞又恼,我便知道她的“目的″达成了,她说这几年,儿子带着小孙子搬到城里去了,家里每天都冷冷清清的,她每天就盼望着儿孙归来,你掰着指头数着我什么时候回来陪她说说话,一个半截入土的老人,却在我童年时期将她的爱和关切给了我,她不算是我的亲,但却胜似亲人…

窗外的雨停了,而我却置若罔闻,“𧗠太大″像一汪清泉,细细碎碎的淌入我的心里,照亮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