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中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有大年夜中的“笑”事,有下地偷瓜事件,还有偷摸起床悄悄偷吃事件……而令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的是奶奶教我做的麻糍。
我的奶奶可是会做很多东西的:她做的桂花糕,甜糯美味;黑米糕,咬一口会让你感受到黑米的软糯香甜;古法豆腐,你细细品味,你会吃出大豆应有味道,淡而不咸……而她做的麻糍却一绝,而且我的奶奶也教会我做麻糍。
“麻糍,麻糍味道都大差不差,可口感却总是有细微的不同。”奶奶在天空下,一边拿着准备好的材料对我说,一边将我拉过来。示意我将水烧开,过了一会儿,当我准备好时,奶奶端出一个大糯米团子,放在桌上,做个手势,示意我注意看。只见奶奶先是取出大团子,将它放在桌面上,然后捏出一个汤圆大小的团子。然后他先是把小团子使劲多捏了几下。又把小团子扔到桌面上,挥成长条状。奶奶一边这么做,一边对我说,这是方便加料和保证小糯米团有充足的弹性,说完后,奶奶拿出了一旁备着的豆沙,用手把豆沙又捏了捏,捏出一个大概比黄豆稍大一点的馅儿,然后把馅儿放在长条状的糯米团上。并以放馅处为起点,将长条状的糯米团包住馅儿,并用手将馅儿裸露的地方右手将其裹牢,做完这一步后只要再揉一揉,便大功搞成了,奶奶做完这步后,将小团子放在蒸板上,然后看了看外面已经开始变暗的天空,示意我可以开始做了。我回忆着奶奶做时的步骤:取出一个小糯米团,揉了揉,捏了捏,甩在桌面上,甩成长条状后,我就搬来装豆沙的盒子,从中取出黄豆大小的豆沙,将其放在糯米团上并裹起来,不过我在心中耍了一些“心眼”我将冰箱中的芝麻取出,在豆沙上撒了两三颗芝麻。我看了看外面的天,已经有了暗下去的征兆。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奶奶将第一板蒸板放到锅中煮了,约末十分钟后,将成品取出放在黄豆粉中,用漏勺将糯米团与黄豆粉充分接触,将其取出,加上红糖,便大功搞成了。我闻了闻,闻到的是独属于糯米的清香……
记忆中的麻糍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这不仅是我炫耀的资本,更是我内心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