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玉米飘香。每年国庆前后,我们这儿都在收玉米。儿时的记忆里,那是一年中父母最繁忙的时段。
天刚蒙蒙亮,父亲便拉上架子车,带着母亲和我们姊妹仨,朝村西的玉米地走去。
到玉米地后,父亲先将地头那片横行的玉米穗掰下来,用镰刀砍掉玉米杆,把空车拉进地里来。然后,父母分两行开始掰玉米穗。他们把玉米穗掰下来扔到地中间的背垄里,我们姊妹仨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玉米穗拾到袋子里,装满了把袋口扎紧,就可以了。
早晨虽然凉快,但是有露水,打在身上黏糊糊的,很不舒服。而且总有一些蚊虫爬到身上,让人奇痒难忍。还有,玉米地里又闷又热,没干一会儿,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最难受的是,我们的脸、胳膊和腿时不时被锋利的玉米叶划出一道道血㾗,汗水一浸,火辣辣地生疼。即便如此,父母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
不到晌午,玉米穗就掰完了。稍作歇息,父亲挥起镰刀,将玉米秆由北向南砍出一条通道,把架子车拉进来装玉米袋。一袋玉米穗有80多斤,一车能装10多袋,装好后,父亲拉着车,母亲和我们姊妹仨在后面用力推着。到地北由于路高地低,费了好大劲才上去。就这样,父亲把玉米穗和玉米杆一车车的拉回家。
下午,父母各扛一把锄头盘玉米秆。盘玉米秆并不轻松,不能盘的太浅也不能盘的太深。还是父母干活利索,太阳没落山,玉米秆就盘完了。再过几天去地里把它们一棵一棵根部的土疙瘩打掉,然后捆起来,一车一车的拉回家,堆放在院子后面,冬天当柴火用。
玉米穗拉回家,先要晾晒。父母把每一个玉米穗的苞叶一层一层地扒开,每两个绑到一块,搭在院子里的树杈上。
晒得差不多了,我们一家人就加班搓玉米。先用螺丝刀给玉米穗开一道道沟,然后我们姊妹仨上手搓。刚开始感觉还行,后来感到非常疼痛,还磨出了血泡。等玉米搓好后,一个一个的装到袋子里,放入仓库。我有气无力的说道:“真是完美收官了。”手、腿和胳膊都被划开了一道到血㾗,真疼啊!但我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躺下蒙头大睡。
这次收完玉米,我足足歇了三天才缓过劲来。虽然劳累,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珍惜粮食是多么重要。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