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到大,一直都非常喜欢吃粽粑,尤其是奶奶亲手制作的粽耙。每当端午节来临,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期待着奶奶为我准备的美味粽粑。奶奶的粽粑,是我童年的味道,是我心中永远的记忆。
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奶奶总会在早晨的阳光中,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忙碌着准备粽粑的材料。我喜欢看奶奶熟练地挑选糯米、红枣、豆沙等食材,然后将它们洗净、浸泡,准备糯米和馅料。奶奶的手法独特,她将粽叶洗净后,折成一个锥形,将糯米和馅料放入其中,然后用粽叶包裹,最后用麻线紧紧地绑好。我总是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为什么粽粑要用粽叶包裹呢?”奶奶笑着说:“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用粽叶包裹的粽粑更有味道。”
奶奶制作粽粑的过程总是那么吸引我。我喜欢看她用熟练的手法将粽叶折叠成一个个锥形,然后将糯米和馅料放入其中。我总是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为什么要把粽粑包得这么紧呢?”奶奶笑着说:“这样粽粑才能煮得软糯,吃起来才香甜。”在奶奶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包粽粑。虽然我的粽粑形状怪异,但奶奶总是笑着夸奖我:“嗯,你包的粽粑有进步,下次一定会更好。”
每当粽粑煮好后,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等待着奶奶端上桌的粽粑。一口咬下,糯米的香甜、红枣的酸甜、豆沙的绵软,各种口感交织在一起,让人陶醉。我总是边吃边夸赞:“奶奶,你做的粽粑真是太好吃了!”奶奶则总是笑着说:“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美食,我只是做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如今,我已经长大,奶奶也年事已高。每当端午节来临,我都会带着孩子回到奶奶家,和奶奶一起包粽粑。虽然奶奶的身体已经不再年轻,但她依然坚持亲手为我制作粽粑。我看着奶奶那颤颤巍巍的手,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奶奶的粽粑,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一种家的味道。
每当我咬下一口奶奶亲手制作的粽粑,我仿佛回到了那些和奶奶一起度过的端午节。那些美好的时光,就像昨天一样清晰,却又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奶奶的粽粑,是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是奶奶对我的深深的爱。每一口粮粑都充满了奶奶的关怀和祝福,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我会永远珍惜这份记忆,将它们深深地刻在心底,直到永远。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情感细腻。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