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菊科植物竞相绽放的舞台。田野沟谷,一处一处的绚丽的明黄点缀成片,触目温柔。周五车轮滚滚,车身颠簸起伏,我正暗自难受,却无意间透过暗黑的车窗瞥见了一片明媚的秋黄,一团黄花一闪而过。殊不知,挑战于此开始尾随着我。
下车后,我和姐姐去探望奶奶。敞开的院落里,堆着一堆枯干、嫩绿老旧不一的藤蔓,走廊上摊晒着褐色的花苞,而奶奶戴着老花镜用手捋下小黄花,竹篮中的花朵正灿烂地微笑。我和姐姐蹲下帮忙,攀谈中奶奶说:“这是野菊,晒干后可以去集市上卖,只可惜周围的都打光了,也不知哪还有。”我附道:“村部上面有,那棵大榆树下好多。”奶奶笑道:“好,我会去采。”
别了奶奶,我们走在小径上。忽地,我瞧见一丛黄花,高兴地向姐姐介绍我的新发现:“看,野菊。”见多识广的姐姐说:“这是千里光,虽然它们都有黄色花瓣,但它和野菊不同……”我无心听姐姐的话,有些惘然,脑海中搜寻的画面定格在那抹匆匆的黄色,是野菊吗?我有点怀疑,来不及细看,来不及辨认,天真的我笃定它是野菊并报告给奶奶。村部路程遥远,奶奶腿脚不便,如果她风尘仆仆地去结果扑了空…我愈思愈怕,打消了纵深发展的念头,安慰自己那就是野菊。我茫然地推开门,走进卧室,放下书包,掏出作业,铺展执笔,灵感全无,到底是无法认同自己的谎言。我陷入纠结,我尚年轻有力,可以跑去一探究竟可繁多的作业是一道无法跃过的坎,遥远的长途激起了懒惰。我想道,奶奶应是不会对后辈的过错而多言的,即使那不是野菊,她也不会嗔怪我。逃避的想法在脑海中蔓延,但不可磨灭的是冬季咳嗽时,奶奶送来的菊花,泡上一杯,清爽取代了沙哑;是奶奶小小的身影,缓慢地向前迈步。
我终于换下了拖鞋,太阳尚挂天边。我向前奔跑,毅然决然将所有杂念抛之脑后,踏出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足音。景物在眼前变换,道路在脚下蜿蜒,秋寒的空气吸入又吐出,渐渐地我的鼻腔冷涩,有些无力地停下,仅走过一小段距离。我打了退堂鼓,横亘在眼前的挑战似在嘲笑我的痴,它叫嚣着、张牙舞爪着,我咬了咬牙,又再迈开了步子。翻过了几道坡,转了几个弯,我走走停停,来到了大榆下,暮色里是一大片明黄,我挨近了仔细看,花瓣细小又紧密地排列,闻来清苦的草木香,是野菊,我无法相信般地反复确认,最终喜悦似海浪般涌起又落下。折返回家太阳已完全隐没,我扑在床上,全身疲惫,可我的心情却被那抹黄色温暖,我战胜了那次挑战。
从此,我不再逃避,面对过错,我不再沉默。我清楚自己不再是孩子,肩头日高的我不应只被动地享受爱,而应主动地去给予爱。那次挑战,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心智的成熟。人生不乏挑战,我坦然迎接风雨,长风贯快帆,我的小船一往无前!
奶奶在秋阳下挥舞镰刀,我暗自掐下一枝野菊,别在了奶奶的发髻上,于是笑响点亮了四面风。挑战隐没在了一片菊黄后,我清楚,是浓浓的祖孙情在眼前灿烂盛开。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