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药香的故事

初一 叙事 1025字
2023-11-12 01:13:54

这个季节的天空总是很高,清透辽原,带着淡淡的秋凉,顺着一缕长风直落天边。

与秋天一同到来的,还有外公寄的中药。

外公是一名中医,老家里经营着一家小小的中药方,里头摆放着五花八门的中药:有带着微微沁沁气的金银花,软绵绵的水蛭,晒成干的四角蛇,圆扁的、条带状的党参……千奇百怪。每逢换季,外公总会为我们借来一些调理的中药。父母终日疲于生活,一开始还想着熬上几碗,到后来变也就渐渐不予理会了。

可是这一次,母亲对着寄来一堆中药犯愁:“这么多,柜子里已经放不下了,家里也没有其他地方搁。”

在一旁写作业的我见怪不怪的搁下笔,撇了一眼满满当当的柜子与一旁用密封袋封好的中药,波澜不惊道:“都送回去吧。”

母亲犹豫了,眼底分明写满了挣扎。我知道,他是对寻找一个留下药料的理由,怕怕外公会因此而生气。

我又拿起笔,言语间也带了些疑问:“不用都送回去?”

母亲叹了口气,反复又揉了揉眉心,双肩微不可查的抽了抽,眼神有些无奈:“唉,送回去吧,把那柜子腾出来给你做书柜。”

我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半天回不了神,盯着一道数学题看了许久,墨水在纸上氤氲成了一个小圈。

房里传来声响,是母亲在外公打电话。

我沉默良久,起身,来到那堆中药旁。

我小心翼翼的拆开密封袋,里面是用裁剪平整的棉纸包成的纸包。打开药包,里头装着研磨细粉的中药。

不知为何,我在那扑鼻而来中药辛苦气息中,嗅到了芳芬的秋意。

那种淡淡的秋意萦绕的药香,湿润了我的眼眶。与此同时,脚步声在背后响起。我转头,原来是母亲。

他拖着手机,外公正在手机那头有些着急的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晓得爱护身体!天天忙着工作、学习,都不知道调养调养!”

母亲一时有些无措,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

我接过电话,轻声道:“外公。”

所有声音戛然而止,过了好一阵,才听到外公那一句干巴巴的“在”

我未开口,外公抢先打破沉默:“小家伙啊,我晓得你们很忙,这次送的是能泡的药粉哦,用温水泡就可以喝的……”声音里静待了些委屈。

我心里有了暖意回荡,开口:“嗯,我知道了”

外公润了良久,采用极低的声音缓缓的说道道:“我知道你们很忙,也知道你们没时间熬药,但泡药吧,你时间总有吧,别只光顾着工作学习,也要调理好身体。”

把电话挂后,我便为母亲与自己冲调了药粉。

不刺鼻,不辛辣,有淡淡的溦涩与沁凉凉,开始放了清热败火的金银花;有绵绵的浸润与甘甜,大概是添了薄荷;有悠长的明香与秋意,或许是成年的干培菊花……不知为何,当万邦味觉谁要水入腹,那甜美的回甘才逐渐在口腔中化开,一如外公那份执着于细节的爱。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生活味十足的作文,作者以细腻、敏感的笔触描写了“我”对家中堆积的中药由漠视到珍惜的过程,并从中体会到了爷爷对家人固执却浓厚的爱,为读者展现了这“带着药香的故事”,更展现了满满的爱意。在情感的转变中,作者的描写较为自然,不管是初时面对中药的不在意,从中药中感受到芬芳的秋意,还是感受到“爷爷”的话语间隐藏的情绪后涌起的温暖,抑或是中药甜美的回甘在口腔中化开的满足与感动,都表现得顺理成章,让读者不知不觉便在这细腻的情感流中渐入佳境。当然,若是想要文章能够更出色,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考虑:与“母亲”对话过后,“我”感到“不是滋味”,是怎样个“不是滋味”法?当时的“我”想了些什么得以驱使“我”去查看那中药?研磨成细粉的中药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