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送母亲一轮明月。
回首过去,儿时岁月的影子总会一个个窜出来。夜幕慢慢,昂首向月,清冷的月光总让我心中泛起惆怅,想起那首怀念的童谣,想起母亲。
小时,炎夏的夜晚是很难受的,令人厌烦的蚊蝇总会在你身上来上一口,猝不及防;高温酷暑,再美的景也会让人心生厌倦。那时家里并未装空调,只得靠一台风扇“吱吱”的转动圈来凉风。倘若停电,那可真遭罪,但母亲却有办法,母亲会和我把床抬到外面,或到平房上打地铺来睡。虽是些土办法,但也的确有效。
我躺在小小的凉席上,汗液早已将其浸透。此时无风,气温又高,翻来覆去,难受的睡不着,母亲则坐在一旁,手里拿着自制的蒲扇,为我扇着风,母亲们轻轻的安抚着我,唱起好听的歌谣:一千个噩梦,换一千个小偷,够不够,够不够,偷走你的难过……柔美的歌声像悦耳的铃声轻轻的响着,我感到一丝清凉,望向远方,银白的月牙儿正直上空,一打眼便能看见月光洒落,同歌声融合,似有魔法。我的眼睑上浮着月光粘合剂般的感觉袭来。最后一眼,母亲身上披着银光,神圣端庄,唱着朴素的歌谣……
现在,每每午夜,我总会想起当时的场景。望着银月,母亲的背影不停地闪过,我该为母亲做些什么呢?
大一些时,学习任务做了许多。夜已经深了,我仍在客厅写着作业,半轮明月悬挂天边——暗淡的云彩挡住半边,母亲在旁边观看着重播的新闻。不久,母亲端上刚热的牛奶与一些水果,安慰着我,让我不要着急,他会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窗外的月已撑开他挡住的云彩,清冷的月光和母亲都陪伴着我。
现在我已成长为少年,母亲的年纪也增长了,他总会邀我一同去散步。
晚饭过后,我与母亲走在田间,母亲望着天空中那一轮圆月,笑着让我朗诵永远明月有关的诗词。我也抬头看,最近阴雨天气很多,晚上不常看到月亮,而现在一轮明月高高悬挂着是那么的耀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大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里的。”“酒?你长大了,可别学你爸喝酒啊。”母亲笑着打趣,我问母亲喜欢月亮吗?母亲肯定道:“当然啊,以前晚上田里可没有灯,但晚上也得干活呀,就靠这月亮。它就是我们的灯,照亮整片田,守护着我们的田地,也守护着你,你知道吗?你小时候啊总喜欢乱跑,到了晚上我眼睛不太好,就是靠着这月光才能找到你啊!”
靠着月光?守护田地?守护我?是啊,月亮是灯,照亮着夜晚的世间,守护着最重要的事物,母亲告诉我这些是希望我能守护好自己,守护好最重要的事物。
原来。我就是母亲的那一轮明月。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