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糍粑

初一 叙事 789字
2023-10-20 21:50:56

鲜艳的大红对联,从电视机里飘出的祝福歌词,烛火微颤的通亮大堂……这一切都预示着,新年到了。在我的家乡,最有年味的,是做糍粑。

早上攻击的第一声打鸣,爷爷奶奶就起床了,他们将糯米倒进水里泡着,只见那糯米一粒一粒的,像一个个跳水者跳进了水里。往邻居家一看,他们有的打红豆糍粑,有的打黄豆糍粑,还有的打原味的糍粑。泡完糯米后就是蒸糯米,一进灶房,一股白色的热气扑鼻而来我心里想:这不是灶房,而是一个高温的微波炉。蒸好糯米后便是重头大戏一一打糍粑。

糯米饭一出锅,奶奶赶紧把爸爸和爷爷叫来,要他们打糍粑。他们过来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清洗搁置在房屋东头的那块石头。这是一块方方正正的整石,有五六十厘米厚,石头正中间被石匠凿出了一个圆形大洞,洞的四周十分光滑,不会有碎石脱落下来。将石头清洗干净后,爸爸搬来木蒸茏,把热乎乎的糯米饭倒入石洞中,奶奶连忙递给他两根像大人小腿那样粗,且带手柄的茶树大木槌。“砰——砰——”随着爸爸和爷爷的手起槌落,透亮的糯米饭粒慢慢变扁,粘在了一起。

我看了也想来,于是,爷爷把他的大木锤给了我,我刚想得意洋洋地打糯米,但我发现,这个木锤好像有千斤重。好不容易把它抱起来,结果我又像一根小草一样摇摇晃晃,在摇晃中,我已瞄准好,带着之前我对大木锤的仇恨,一锤打下去,糍粑上瞬间有了一个坑。把糍粑打好后,把它摊平定型,等它变硬之后,切成长方形的,一块块都白白的,像是冬天的雪。

终于做好了,我赶紧把它放在火上烤,等他被得鼓鼓的之后,就可以把它掰开,撒上红糖,红糖在它身上亮晶晶的。撒上红糖后,又有一番新滋味儿,又甜又腻,十分讨喜。我伸手抓了一个,裹上一层红糖,咬一口软软的,糯糯的,含在嘴里甜甜的,一股淡淡糯香,攥鼻而不浓烈,还有一丝丝余温温暖着、充满我全身。

糍粑是故乡的名片,一丝甜香,是故乡的味道,是团聚的见证。糍粑换了又换,变了又变,但吃它的人永远铭记它最初的味道……

求过求精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立意深刻,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作者可以再多注重一下对详略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