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前去崇武古城的研学旅途相较上一次的古田要有趣不少。在跋涉了整整一个月海风吹拂、天色沉阴的下午,这趟旅途终于来到了我最为期待的环节,眺海。
时隔四月再度望海.我不免心有感慨。谁又能想到,这碧蓝的,温婉的仙女,有朝一日会被那无耻的大和民族所玷污呢?
海门亭,建在崇武古城的一处高地上,以石砌成,方圆八九平米,是观海的绝佳之地。同学们吵嚷着争抢着观海的最佳位置,身量矮小的我视野便被那高大的身影遮掩,望眼欲穿却目光不及。我长息一声,想必今天也是无法再眺海了,不免郁闷。幸而苍天有眼,带队的教官给了我们三十分钟在海滩上放纵的时间,我才得偿所愿。
三十分钟伊始,我便迫不及待地登上海门亭。海门亭之下便是礁石及沙滩,沙滩上随处可见撒欢的少年少女们。目光缓缓移至远方,饶是见过厦门绝美的海,我依旧被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震慑在地,目不转睛:
此刻并不是蓝天,而是阴天,灰色的天空不仅没有显得这海了无生气,反而为其再添一分柔美。崇武的海远比我在厦门看到的更加开阔,从左到右,沙滩已尽而海无边际,远处也没有岛,因而更显寥廓。更加令人叫绝的便是那白浪。今天风平浪静,寥寥几朵白浪面带笑意朝岸边款款走来,在轻柔吻过沙砾粗糙的面庞后,悄然退去,轻轻而来,寂寂而去。海浪声不绝于耳,秋日的海风拂面却如春风袭人,微张开口,便可以感受到那属于崇武的海的咸湿之气。
崇武的海是我所见过最柔美的海。厦门的海较为灵动活泼,和这祟武的海是大有不同的。我走下海门亭,来到近海处,用手掬起一捧水。海水清凉清澈,从指缝淌下。将手放入海中,并不湍急的浪轻拂手背,一种大海的未知的力量由手传递至全身名处——一种恬静优柔,柔风甘雨的力量。尘世里,总有些什么,让我们不自觉地微笑,使我们的坚硬一瞬间柔软。这海便是这种"什么"。它化解我初入高中的焦虑不费吹灰之力,驱除我学习多桀的烦闷不花毫厘之时.但我想,这海必是刚柔并济,吐刚菇柔的,正所谓“欲演怒涛之势,必存风柔之心",柔为表面,刚为内里。这狗仗人势的日本鬼子们只瞧见它的柔,便敢肆无忌惮地排了核污水来欺它,可这些可笑的小人们却不知,这海必然有一天会是刚的。而海的愤怒,又有准可以承受呢?
崇武的海啊,你柔如江南水声,坚如千年寒玉;你是浩浩明月,又是莽莽天地。此番一眺,就此别过,殷望再次眺你时,你依旧是这般,白浪踏风来,碧水荡天波。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的描写惟妙惟肖,非常生动。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