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烘相,过冬至

初一 叙事 1314字
2023-10-07 19:25:00

“烘烘相(宁波方言:暖烘烘),过冬至”。我们宁波人很重视冬至,甚至“冬至大如年”。宁波人过冬至是从冬至前夜的那一锅烘烘相的大头菜㸆年糕开始的。

在我们家,每年的冬至夜,勤劳的外婆都会帮我们做好一大锅大头菜㸆年糕。第二天一早,外婆会将这锅年糕加热一下。扑面而来的香味钻入我的鼻子,唤醒了我肚子里的馋虫,让我不由自主地钻出温暖的被窝,顾不上刷牙洗脸就冲进厨房,夹起一块酱香味浓郁又软糯可口的年糕就往嘴里送。那滋味,别提多美了,直接驱散我的睡意,让我舍不得离开那锅烘烘相的大头菜㸆年糕。

去年冬至夜,吃过晚饭后,外婆郑重地叮嘱我:“今晚要早点睡哦。困困冬至夜。”说着外婆就去泡脚了。一开始我还不明白这宁波老话是什么意思,听了妈妈的解释才知道,原来冬至夜是一年中最长的一个夜晚,老宁波人有“困困冬至夜”的说法,睡前还要用热水泡脚,寓意是养成睡前泡脚的好习惯,天冷脚就不会开裂,也祈求来年身体健康。

就在我学着这句宁波老话的时候,妈妈不知从哪儿变出一棵硕大的大头菜来。这菜头都快赶上我的脑袋了,至少有五斤重,难怪叫大头菜。妈妈说:“今年就由我来做大头菜㸆年糕。你来做我的小助手,给我打下手吧。”“好嘞!”说着,我们俩就开始给大头菜清洗削皮。削了皮的大头菜白白净净的,还真讨喜。妈妈把大头菜切成许多个头均匀的小块,放进洗干净的高压锅里。随后妈妈让我把菜叶子也清洗好,然后将这些菜叶切成段,也放进高压锅里。十几分钟后,高压锅里带着点儿中药味的大头菜就出锅了。妈妈让我找出家里的大铁锅开始做起了大头菜㸆年糕。在香喷喷的菜籽油、酱油和白糖的助力下,大头菜开始在锅中变身了。我把切成四段的年糕放在了大头菜上。调整好火候开始静待这锅美味出炉。这时,妈妈回忆起了她小时候去农村走亲戚时看到人家用土灶大锅烧这大头菜的情景,听着妈妈的描述,我不由得咽起了口水。大头菜成了宁波人冬至一道风景独特的乡间美食,让人食之难忘。据说,大头菜㸆年糕的关键是冬至那晚灶火不灭,家家都要烧得烘烘相,因为薪火不熄,薪火相传,日子红火是老百姓最实在、最重要的期盼,而年糕则寓意“年年高”。

“咕嘟咕嘟……”大锅中的汤汁不断地吐着泡泡,而我已经忍不住掀开锅盖,使劲嗅着那扑鼻的酱香,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锅铲翻一下大头菜和年糕……当然,能趁热尝一下这锅美味才是我等待了一晚上的期盼。瞧,㸆得烘烘相的大头菜经久耐煮而不变形,一盘方方正正的大头菜,在酱油、菜油的润泽下,纹理清晰,看起来有红烧肉的质感。夹一筷入口,菜香扑鼻,肉质软嫩,带着大头菜天生的甜味,没有太多调味品的掺和,我们宁波人爱的就是这口原汁原味。属于我的冬至夜的幸福在这口烘烘相、美滋滋的大头㸆年糕中。

第二天,也就是冬至日的早晨,秉承老传统,我们全家吃着大头菜㸆年糕,顺便再来点儿番薯汤果!这是一种用糯米粉搓成的小果子,再加点番薯粒做成的甜汤。听外婆说,“番”和“翻”同音,吃点番薯,讨个吉利,寓意着翻翻身;有时外婆还会在里面加点“浆板”,这是用糯米发酵而成的甜酒酿,“浆”和“涨”同音,也是取个好彩头。宁波人讲究吃,更研究美食中的寓意和对生活的期盼。

甜香的番薯汤果配上咸香软糯的大头菜㸆年糕就是冬至这传统节日里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美好。做个宁波人,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