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老师有一个“闪耀的特点”,那就是“大秃头”,虽然他的头比较秃,但却完全遮盖不住他的幽默天赋。而且他的秃头也是很有辨识性的,他是“前秃后茂”,而别人都是“中秃旁冒”,所以他的秃也成为了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他的优势。
那为什么是闪耀呢?那就得追溯到上学期开学了。刚开始做操的时候,因为他是讲词的,所以要到台上发言。那时正值夏天,太阳晒得脸火辣辣的疼,他站在讲台上一丝不苟,但又让人觉得发笑。因为在讲台上的他可真是闪闪发光呀!当然是头,所以我叫他“启明星”不过分吧?
我们的语文老师还是个“矮高个”,他矮吧,确实很矮。他不会像其他老师那样严肃,且又一本正经。他很幽默,很爽朗,在他的课上,你可以完全没有一丝顾虑的将你的想法说出来,也因此我们很喜欢上他的课。毕竟谁不喜欢一个幽默且爽朗的老师呢?
他确实也很高,高呢,这就得说说他的另一幅面孔了。这一面孔的他和上面截然不同。这次他是严厉的,他让我们作文本上学的,必须要对,能不错的坚决不能错,之前背的书也要再背一道。当然,这确实很有用,我们的语文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常常给我们科普差一分的重要性,他也会多给我们时间,让我们背书、读书、默写。
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一个双面性的老师。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作者以学生的口吻描述自己的语文老师的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老师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了让语文老师的形象丰满、动人,作者运用事实列举的方式,强化表达效果。如表现“闪耀”,“前凸后冒”“在讲台上的他闪闪发光”,充分展示了“他”最为显眼的外貌特征。“矮”与“高”本是用作形容外形的,却被作者拿来表现个性,矮在不会严肃,不会给人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高在对学生的要求高,对每一分都相当看中。同时,作者同样举出了具体的事例来充实文章内容,强化表达效果。很不错!通过文章,我们了解到了一位外貌特征鲜明,人物性格多样的负责人的老师,可见如作者这般将写作对象放在身边的人物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不过文章在丰富度上可以再多花些工夫,而且对于结尾的“双面性”这个词也应做些适当的解释哦。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