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村前有一棵银杏树,是祖父栽下的。它陪伴我一起成长、一起玩耍,度过了童年时期的快乐时光。
在我刚出生时,银杏树就已经比祖父还高了。那时,祖父经常抱着我坐在银杏树下,给我唱歌、讲故事。祖父唱歌时,我就笑嘻嘻地看着他,开心地挥舞着两只手。当祖父讲故事时,我便好奇地睁着大眼睛,在祖父的絮絮低语中进入甜甜的梦乡。小时候的我更喜欢听祖父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银杏渐渐粗壮,我也慢慢长大。小学的快乐时光就在祖父的故事中水流般的淌过了。
到了上初中的日子,爸爸妈妈把我接到了城里。临走时祖父就站在村子门口的那棵银杏树下,扶着银杏粗壮的树干,朝我用力挥手。望着老人家的脸我突然就不想走了,我不想去城里,不想离开祖父和这棵银杏树,我朝着祖父用力跑去,大喊“我不走我不走!”可爸爸却把我抱了起来,我拼命挣扎但还是被爸爸关进了车里。
爸爸妈妈的工作一直很忙,直到期中考后的周末,我才有时间和爸爸又一次回到老家。村口的银杏树还是那么粗壮挺拔,好像没有一点改变。但几个月不见,祖父却仿佛苍老了许多。我扑进祖父怀里,祖父用力搂着我,笑着,眉眼间的皱纹仿佛舒展开了。傍晚,银杏树下坐着一对祖孙,祖父在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我在一旁听着,不时插几句话,讲着我在学校的趣事。
上了初中,回村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我不会忘掉村前那棵银杏树,还有树下为我讲故事的祖父。村前的银杏,怎能忘记?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记叙性散文。文章以“银杏树”为线索,讲述了“我”和“祖父”在银杏树下共同度过的幸福往事,表达了对祖父的思念、牵挂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以回忆为主的记叙文,一个需认真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现实与回忆自然巧妙地连接起来,本文选择了高大、粗壮的银杏树作为媒介,勾连起了现实与回忆和“我”与“祖父”的情缘。“祖父”栽下的银杏树让“我”联想起那些在“祖父”的絮絮低语中进入梦乡的日子,回忆起“祖父”为“我”讲故事的场景。随着学业的变化,“我”回村的时间越来越少,却始终无法忘记那棵银杏树和树下的“祖父”。就这样,“银杏树”这个普通、具体的事物就像一条无形的线,将文章的材料和“我”与“爷爷”的情感串联在一起,明确了文章中心,强化了思想感情。文章情感真挚,不过描写的方向存在问题,为什么难以忘记、不能忘记?是因为我与祖父相处的时光美好又给人温暖,但作者却并未重点描写这部分,而是花了较多笔墨写“离别”,没有前面的情感基础打底,“离别”也会缺少一些打动人心的情味哦。作者还需多多加油!